例谈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9-05 01:33:40

例谈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 词语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61-02

词语是语言构成的基础,语文知识是学生展开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词语教学,势必影响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实现有效的词语教学呢?

一、品读词语的含义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但文本又反过来赋予词语更深远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中,往往包含有大量精彩的词语,它们不仅丰富多彩,更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在学习词语的时候,一定要从文本入手,通过思考和揣摩体会词语的含义。例如,在教学课文《碧螺春》时,文章描写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采摘和制作的工序等,文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精彩的段落和句子,同时也包含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而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这些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出示了如下几个词语:敏捷、弥漫、神采飞扬。具体教学如下。

师:仔细找找这几个词语分别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找到之后联系全文仔细品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

(学生品读。)

师:你们能将自己的感觉说一下吗?

生1:“敏捷”一词是作者描写采茶姑娘的,我们通过这个词语感觉到的是阳光明媚的天气、采茶姑娘们的忙碌和大家的欢声笑语,是快速而轻巧的,不留一丝残余。

生2:“弥漫”一词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我仿佛也闻到了空气中浓浓的花香。

生3:“神采飞扬”也是作者描写采茶姑娘的,通过这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们的年轻、精神和勃勃生机。

师: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带着这样的感觉才能读懂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

在本次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刻意地去告诉学生每个词应该怎样理解和作何解释,而是让学生深入文本,自己去揣摩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实现了精彩的词语教学。

二、感受词语的广度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均有待完善的小学生,他们由于自身的这种局限性,对词语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对词语的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词语的广度。例如,在教学课文《生命的壮歌――生命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深意和领会文中词语的内涵,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对词语的想象。具体教学如下。

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将文章细读一遍,划出文中触动你内心的词语。

(学生划词语。)

师:你们划出的是哪些词语呢?

生1:我划出了“奔跑、飞跃、下坠、猛蹬”。

生2:我划出了“飞跃、断翅、坠入、凌空腾起”。

生3:我划出了“断翅、弧线、死亡桥墩”。

师:在文中,羚羊的奔跑是一种怎样的奔跑呢?

生4:是毅然决然的,没有任何恐惧的。

师:“笔直地坠入山涧”是文中描写老羚羊的,在这句话中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5:我仿佛看到了那群羚羊,也看到了正坠入山涧的老羚羊,它像断了翅膀的鸟儿一样,看着既让人震撼,又让人难过。

师:文章的题目叫做生命桥,文中也出现了生命桥,试想一下为什么称生命桥而不是其它的什么桥呢?

生6:因为是老羚羊用生命搭建起来的桥,也是为年轻羚羊带来生命的希望的桥。

师:那你有什么话想对把羚羊逼上绝路的猎人们说的呢?

生7:生命是无价的,请不要用你们的猎枪枪杀掉羚羊的希望。

生8:请放过所有的羚羊,请放下猎杀的枪支。

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们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对文章的想象,更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展开对文章精彩词语的联想。实现了让学生在想象中说、在说中悟、在悟中获得情感体验,最后实现了精彩的词语教学。

三、理解词语的深度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理解文本的切入口。要想深入理解文本,首先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词语。然而,很多文本中的词语并不像我们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是充满深度的,要触摸到这个深度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挖掘文本中理解词语。例如,课文《真情的回报》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但也包含了很多充满深意的词语。

师:在本文中,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的送报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作者都付出了什么?

生1:自己诚实的劳动,就像他在后面说到的那样:“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就把报纸扔到客户门口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

师:在文中,作者最后获得了真情的回报,这是怎样的一份回报呢?

生2:大家赠送的自行车。

生3:这是一部分,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回报应该是大家的真情。

生4:还有信任。

通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文中的“真情”“回报”“关怀”“爱意”等词语,更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真心换真情,真情换真心”的含义。在本课中,作者虽然只写了自己获赠自行车、圣诞卡和一星期的报费,但我们从他的字里行间却能看到更多的深意,这个回报真的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在理解课文时就是要抓住这些词语,不断深入挖掘,直到触摸到它的深度,才算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运用词语

虽然词语是我们学习文本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单纯地从词语的理性含义来理解课文。因为词语本身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个体,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解词语的表面含义上,而忽略词语在文本中的表现,那么只会偏离对文章本质的理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同一个词语被用到不同的语言情境时会产生不一样的语言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例如,在教学课文《负荆请罪》时,扣住文章的题目“负荆请罪”展开教学。

师:本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距今久远的故事,但故事却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在这里,我首先想问大家,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我们需要负荆请罪呢?

生1:犯了错误,很严重的错误。

师:在文中,廉颇将军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

生2:因为廉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感悟于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阔胸襟。

生3:说明廉颇将军也是一个知错能改且耿直率真的人,他作为一介武将,虽然不如蔺相如心思细腻,却也是一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

师:那让我们围绕“负荆请罪“来写一个与自己有关的小故事。

生4: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书上学,而我却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实在是该去给他们“负荆请罪“才是。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词语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将词语的教学融入到文本中,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词语,最终实现对词语的运用,实现有效的词语教学。

上一篇:透析苏教版《分与合》单元新旧教材例图呈现方...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材运用“三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