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

时间:2022-09-05 12:50:13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3年1月~6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3年7月~12月)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0.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7.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基础护理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在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给予细致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在目前新的医疗形势下,卫生部门号召各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院领导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在我科建立了试点病房。本研究笔者随机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优质护理服务前(2013年1月~6月)100例为常规护理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2.4±8.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8±1.4)h;优质护理服务后(2013年7月~12月)100例为护理干预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2.5±8.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7±1.5)h。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和发病至入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氧气吸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采用PPI抑酸护胃、门冬氨酸鸟氨酸护肝等对症治疗。

1.2.2 护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2.1病情观察在患者床旁持续周密观察,安置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各种抢救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考虑肝性脑病。该病诱发因素:①消化道出血;②进食过多含蛋白质的食物;③大量利尿剂的应用和放腹水;④感染;⑤便秘;⑥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⑦药物使用不当,如中枢神经抑制药物;⑧其他:如酗酒、创伤、手术、麻醉、低血糖等。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作好急救物品、药品、氧气、吸痰器、静脉切开包、输血器等抢救准备工作,作好配血准备。注意患者神志的改变,及时发现肝昏迷现象。协助医生迅速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防止病情加重: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以3~5次/d最为理想,注意皮肤的保护。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禁止给患者应用安眠药和镇静药物。禁食或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

1.2.2.2 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家属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和担心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告知患者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抢救工作应迅速而不忙乱,以减轻患者和患者家属恐惧、焦虑和担心等不良情绪。尤其初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会产生急剧恐惧心理,求生的欲望很强烈,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于反复大出血的患者,则更是要加强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痛苦、不满和不安的诉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学习关于该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患者适当参与自身护理以减轻痛苦,提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适当参加集体活动,积极配合临床医生的各项医疗措施。

1.2.2.3临床分期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振颤。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在前一期基础之上症状加重,定向力、计算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可以唤醒,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四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意识障碍的观察、评估和护理:经常巡视,与患者及陪护人员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认知、思维、行为及性格的变化,观察有无反常的冷漠或欣快,理解力及计算力是否明显减退,有无精神失常及扑翼样振颤。如患者意识模糊,应以尊重、体谅的态度对待患者,对患者不正常行为表现不能嘲笑。患者有烦躁应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发生坠床及撞伤。如患者出现昏迷,应将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并给予床档保护;保持患者个人的清洁卫生尤为重要,患者衣服宜柔软宽大,选料以棉质为,定时翻身,按摩局部受压皮肤,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避免发生压疮;必要时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减少脑细胞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

1.2.2.4饮食护理肝性脑病应清淡低脂、低盐、低蛋白饮食,主食以米、面为主,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肝脏负担。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不用动物性蛋白,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B、C。在少尿或无尿时,则限制含钾高的食物,以免引起高钾血症[2]。

1.2.2.5用药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的名称、剂量、给药方法和时间,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于应用氨基酸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及尿中的尿素氮指标,使药物达到理想治疗结果。静脉用药应注意滴速,如甘露醇要快滴,抗生素按医嘱间隔时间执行。需要静脉微泵补钾的患者,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皮肤有无红肿、溃烂。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于使用利尿剂患者,应定期抽血测定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并及时给予补充纠正。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完整和有无异味,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轻柔以防止损伤黏膜。对于黄疸和皮肤瘙痒的患者,勤洗澡和勤换内衣,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修剪指甲避免挠抓和使用碱性肥皂擦洗全身以免抓破引起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患者的皮肤[3]。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长和责任护理人员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来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个人录入,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确保所有资料的准确无误。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0%(91/100)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7%(98/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00%(92/100)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的97%(97/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治疗棘手等特点。及早治疗,避免和消除不利因素,细心观察护理及早发现先兆,是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提高治疗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除了与感染内科医师的医术有关外,还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有密切关系。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5]。这提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兰芳.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营养治疗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38-1238.

[2]杨昌霞,许伟,宋艳燕.饮食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28-29.

[3]王秋亚.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54-155.

[4]李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23-324.

[5]张瑾,顾孝芳,钱引娣,等.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4):331-332.

上一篇: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20例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YL针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