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环境变革实例透视

时间:2022-09-05 12:37:02

贵州农村环境变革实例透视

2006年,由联合国组织开展的“中国生态农村工程”于10月份正式启动,该项目围绕着“减少农村和农业的污染问题”、“控制并递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建立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工业”等问题展开。

在贵州大部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显得相对落后,节约能源和再生资源尚只能在部分地区实现,而住宅环境还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在面临这一系列困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地区正积极尝试和摸索,形成了富有地域特点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

石漠化治理:

人类改造自然的创举

曾有学者指出,贵州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建设,是当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尽管我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成绩不少,但由于自然环境失调与人为环境恶化交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存,整个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不仅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且工业“三废”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在很多年里,行驶在北盘江花江一带,的山体还大面积的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石灰色,历经长年日晒雨淋,石块表面己覆上一层厚厚的粉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中,花江石漠化治理工程一直是引人关注的其中一例。

花江石漠化治理工程项目区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河谷两岸,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带,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影响,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逐年加剧,受森林覆盖率低、工程性缺水严重等因素制约,当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以整个西南地区来看,贵州省石漠化区域多达74个县市,成为西南8省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治理前,花江地区因喀斯特石漠化而导致缺水、缺土、缺林,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围绕着“蓄水、治土、造林”而展开的历时3年的生态综合治理,正逐步显现出成效。

被科学家称作“地球癌症”的花江石漠化治理项目区,当地居民一度萌生过迁移的念头。如今,“花江模式”已经被许多地区广泛借鉴和引用,其他省区前来考察参观的队伍络绎不绝,因为他们在这里看到了“石漠化完全是可以治理的”。

经过5年多的努力,花江峡谷石漠化地区重披绿妆,植被覆盖率由21.4%提高到了53.2%,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由47.07%降到了25.04%,生态明显改善,农民人均收入由651元提高到1600多元。靠种植花椒富了起来的范成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没想到在石头缝里还可以种植花椒,我家现在种了8亩,一年的收入大约有4000多元,比以前种粮食要强几百倍。”……事实证明,通过科学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综合方式,给“山上戴帽子,山腰扎带子,山下铺毯子”的这种治理方法是成功的,这几乎可说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又一创举。对于这片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治理示范区,研究人员说:“花江虽然只是一个点,但却蕴藏着大量有关治理石漠化的丰富信息。只有从小处着眼,在点上突破,才能由点及面,从个别中找到一般。”

污染物利用:

牛粪种出“生态蘑菇”

在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白果塘村,50多个塑料大棚齐整的铺在田地上。一位村民对记者说,“再过个把月,棚里的农产品就要面市了。”

这50多个棚里种植着鲜美可口,市场销路渐佳的高产双孢菇,而肥料则正是原来令全村人大伤脑筋的满山遍野的牛粪。

早在8年前,白果塘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种植奶牛,迄今为止,全村已有164户成为奶牛养殖专业户,奶牛数已经达650余头。正当白果塘村初尝到养牛的致富甜头后不久,越积越多的牛粪污染让多户村民很有意见――小山状的牛粪被随意堆放在乡道边上,臭气熏天。到了雨季,这些粪便顺着流水冲到了处于下游的其他几个村寨,直接污染到这些村民的生产生活水源。

村支书严文富着急了。邻村的村干部多次与村委会交涉,还下了最后通牒:如不解决冲到下游的牛粪,他们就联名把三合村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在农经网站上,严文富输入了“牛粪该怎样处置”进行检索,弹出的多条结果显示,已经有很多地区使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大获丰收。

问题迎刃而解。随后村委会和县科协给予了该村率先领头种植双孢菇的班光富等三户村民15000元补贴,还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从配置方法、菇房选址、建棚播种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

菌种播下去后,班光富按照所授方法进行操作。班光富说:“去年正月间,大棚里面冒出了第一颗菌子”。在覆土20天左右,试验棚里的小蘑菇陆续出现,在专业指导后,班光富等村民逐渐熟悉双孢菇的脾性,按剂量喷水催菇,在第一次试种后,班光富家试种的两个大棚共采摘了2000多斤鲜菇,净赚7000多元钱。

“一个大棚占地126平方米,只要2000元的投资,现在每天平均可以出20、30斤的双孢菇,在市场上每斤可以卖到5块钱,一年下来收入很可观。”种植双孢菇成功后,三合村的班光富向记者兴奋地介绍道。

循环生产:

改变农村环境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大部分西部农民沿袭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习惯,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升产量。而这一习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土地质量受损和产品品质下降。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毕节地区织金县近年来探索“以绿肥种植为基础,以绿色养殖为关键,以沼气建设为龙头,以农户增效为目的”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改变了因传统农耕手段造成的市场萎缩现象。

在织金地区,以种植紫花苕为生物肥料,如今已被逐渐开发成饲料使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一些乡镇科技部门开始尝试对鲜紫花苕叶进行烘干粉碎,开发出具有较高价值的新型饲料――紫花苕干草粉。这种苕干草粉富含多种养分和微量元素,极宜牲畜食用。

经过宣传示范,许多养殖户开始尝到了绿肥调制干草,熟饲改生饲的甜头。以猪为例,绿肥干草粉可以替代一半玉米投料,如喂养一头猪出栏原需300公斤玉米,现在只需150公斤玉米和150公斤绿肥干草粉即可。农民们纷纷向村干部反映,“草粉喂猪可省粮食,喂牛上膘快”。

如今,走进大部分成功实施“改厕、改圈、改院”的村寨,“能源危机”一词眼下在许多农户心目中成为了新鲜词。

自从建沼气池逐渐在贵州农村普及以后,许多农村妇女不再为砍柴敲煤、生火煮饭发愁了。许多地区通过推广“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以沼促畜、以畜养沼”的新格局。在遵义市正安县,深入农户家中的干部曾帮他们算过这样一笔账:建一口10立方的沼气池,7―10天就可建成,总投资1800元(其中政府补助500元,农户自筹1300元),贷款部份还可获100―200元的贴息。如果一池配上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约投资3500―4000元,政府通过项目捆绑,农户自筹资金约为1500―2000元。而建一口沼气池可节约燃煤、减少做饭用时,一年可增收节支1800元左右。如果利用沼液沼渣做有机肥,一年还可增收节支2000元以上。以一口沼气池使用20年计,农民可增收近10万元,扣除沼气池的维修管理费用,也可增收8万元以上,十分划算。

上一篇:树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志气和信心 下一篇:服务热线不便民 绕来绕去惹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