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思维飞扬

时间:2022-09-04 10:50:25

放飞心灵,思维飞扬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它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放飞心灵,让思维飞扬。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数学思维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思维训练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 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切都揭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充分借助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和有效途径。其做法是:

1、 学生在观察中感知

发明家贝尔说过:“任何真正的教育的首要因素便是观察,观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生活中,周围的环境,四周的事物都蕴藏着数学知识。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形状的积木的面,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形状。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这样把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形状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学生在听说中悟知

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是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同桌之间的争论探讨,更富有启发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经常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评议等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听说中理解新知。例如教学新课前,教师播放了一段录象:一家工厂的工人正在工作。这时,走来一位上司对工人说:“由于我们努力的干,工作提前1小时完成了。前天,由于大家不努力,结果推迟了40分钟才完成任务。”接着 ,教师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悟出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者的关系。

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的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还能向学生所学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可靠的感性依托,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光点闪烁红领巾、剪刀、三角尺等实物角的形状,接着把实物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然后闪烁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从而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学生很容易的获得了新知。

三、 在开放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开放题条件开放、解题策略多样,结论不唯一。解答开放题时常常需要学生改变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

有些数学问题往往有多个答案,解题时必须认真细致,全面辨证地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如:

()+5

0+5

5+5

10+5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说明在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尽量设计一些富有探索性的操作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运用学具操作进行探索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为了建立“余数”这一概念,教师在课上组织了分桃游戏,首先让学生把10个桃分一分,要求每盘放的梨要同样多,看可以分几盘。学生顺利的分完了,有的学生分10个盘,每盘放1个;有的分2盘,每盘放5个……接着,进行每盘放3个、4个、6个几种不同的分法。在这有剩余的、分的过程中学生想出了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思维活跃,争论激励。有的同学把剩余的桃放在一边,有的不知如何处理剩余的桃,一脸茫然,有的索性把剩下的桃放一盘……这时我抓住机会,组织讨论:为什么会有剩下的桃?这些剩下的桃谁能起个名字?由此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余数”这一概念。

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放飞心灵,让思维飞扬。

上一篇:试论《论语》中的父母之“孝” 下一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与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