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转化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时间:2022-09-04 10:12:43

关键词 静滴 转化糖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病历资料

患者,女,65岁,2011年10月19日入院,体温36.7℃,脉搏72次/分,血压170/100mmHg,SPO2 96%,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疼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呕吐,有时感尿频、尿急、尿痛,有便意感,排尿困难。一般情况差,急性痛苦病容,不思饮食,睡眠情况差而入院。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肥厚。彩色B超示:①双肾实质回声增强;②双肾窦区回声增强(泥沙样结石)。诊断:①肾绞痛;②急性肾盂肾炎。入院后静滴转化糖20分钟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冷汗、发甘、脉细弱、血压下降60/40mmHg,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小便失禁。

讨 论

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药物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的基本原因是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药物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有些个体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G、IgM)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应用同类药物时,抗原抗体在致敏淋巴细胞上作用,引起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具有以下特点:①仅发生于用药人群中的少数。虽然各种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有高有低,但一般发生于用药人群中的少数人,不具有普遍性。②很小剂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一旦患者对药物过敏,即使用很小的剂量也足以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可作为与药物中毒反应相鉴别的重要依据。③与正常药理反应或毒性无关。药物过敏反应是在用法、用量都正常的情况下的不正常反应,其临床表现与正常药理反应或毒性无关。④一般发生于再次用药,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需要有致敏阶段。即过敏源的获得来源于过敏发生前的多次药物接触,因此,药物过敏反应通常不发生在首次用药,一般在再次用药后发病。⑤过敏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是对某些药物“质”的过敏,而不是“量”的中毒。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生物活性物质有关,根据所产发的生物活性物质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患者2011年10月19日过敏反应的抢救:①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性休克后,立即停药,更换新的输液器及液体,确保输液通道的建立。②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液肾上腺素1ml,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③给予面罩吸氧5~10L/分,维持呼吸。必要时给予简易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④抗过敏,立即给5%GS 500ml+氧化可的松200~400mg,静滴。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异丙嗪(非那根)25mg。⑤补充血容量:静滴10%葡萄糖溶液扩充血容量,使降低的血压回升。也可使用多巴胺2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⑥纠正酸中毒。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⑦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出入量,专人护理,严密注意其他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种病情动态记录。

心理护理:患者因在病情平稳的状态下,突然发生过敏反应性休克,加之抢救中使用的心电监护仪及其他仪器,且患者年龄较大,所以表现出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安,甚至怀疑护士打错了针、医生用错了药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主动关心、安抚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等,并注意经常询问患者主诉,保证各项护理操作正确及时,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与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指导:①患者年龄较大,出现过敏性休克后,一般情况及精神欠佳,自诉纳差、乏力。给予易消化、清淡、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尽量满足患者口味。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食量。②过敏体质的人,往往是承自父母,另一方面与饮食、压力过重导致抵抗力变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过敏体质除了遗传因素外,食物也能诱发病情发作。肉类、牛奶、禽蛋等动物性食品是罪魁祸首,少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多吃糙米、蔬菜。多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另有多种蔬菜和水果可以抵抗过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别显著。指导患者进食具有选择性、规律性。

患者静滴转化糖注射液20分钟后,发生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相同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抢救及时。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过敏体质有关,该患者既往对青霉素、磺胺、头孢、庆大霉素有过敏史,转化糖注射液说明书上提示:据报道,转化糖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脸红、风疹、发热等过敏反应。该例病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后,未危及患者生命。

药物过敏反应仅发生于用药人群中的少数,不具有普遍性。但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应尽可能简单,在使用新的药物前尽量先做药物过敏试验,使用新的药物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入液体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反应,询问主诉,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

上一篇:颅内动脉伸长扩张综合征2例 下一篇:青霉素皮试假阴性1例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