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花椰菜和青花菜栽培品种应用现状

时间:2022-09-04 08:58:28

云南省花椰菜和青花菜栽培品种应用现状

特约栏目主持:木万福

副研究员,现任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蔬菜中心主任。从事蔬菜栽培、良种繁育等工作13年,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楚雄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技术专利3项,授权1项,受理2项;以第一主编出版新农村实用技术丛书2部;主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23篇。选育菜豆品种2个(思农架豆王、思农架龙王),选育温室专用型黄瓜2个品系,育成花椰菜自交系12个、自交不亲和系5个、胞质雄性不育系3个,获得1 586份杂交组合,筛选出4个早熟、耐热的优势组合,其中,“云花菜11714”顺利通过专家田间鉴评;培养了一支年轻、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蔬菜研究团队。

导读:花椰菜和青花菜在云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 1 800 m地区。目前,用于生产的品种较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出口产品采用国外产品为主。按播期分,花椰菜有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青花菜有夏秋品种和冬春品种。

花椰菜和青花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是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的,原产地中海沿岸,喜冷凉温和的气候条件。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云南省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1 800 m的地区,如昆明呈贡县、官渡区、玉溪市通海县、江川县等[1]。滇中地区夏无酷暑,可利用海拔较高的山区生产花椰菜和青花菜,产品销往中国沿海、港澳地区以及日本、东南亚地区,甚至远销中东迪拜。目前生产上品种繁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出口类型均以国外品种为主。

1 云南省花椰菜主要栽培品种

花椰菜,又名白花菜、菜花、疙瘩花等,其花球美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钙含量较高,可以与牛奶中的钙含量相媲美;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高4倍;还含有一般蔬菜所没有的维生素K;是类黄酮素含量最多的蔬菜之一。长期使用可以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几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可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古代西方人将花椰菜推崇为“天赐的良药”[2]。云南省花椰菜按播期可分为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

1.1 秋春品种

秋春品种在云南播种期为7~9月和12月至翌年1月,主要为露地栽培,面积大约在6 667 hm2 ,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昆明,昆明周边的宜良、松明、晋宁、石林,玉溪市通海、江川、澄江、华宁和大理州大理、弥渡。云南秋春主要栽培耐寒品种,包括雪霏(圣尼斯)、雪姬(福门)、雪球(巴黎雪)、雪天使(香港德生)、赛白80、白荷(新加坡龙田)、雪妃等,品种繁多,其中雪霏、雪球和雪天使栽种面积最大。

①雪霏 圣尼斯公司中晚熟品种,春季定植后75天左右成熟,秋季定植后90~95天成熟,植株生长旺盛,植株半直立,叶面蜡粉多,整齐度好。球形高圆,花球洁白、紧实,商品性好,单株产量1.0~

1.5 kg,行距40 cm,株距 37~40 cm,每667 m2种植4 000~4 200株,在云南花椰菜主产区昆明周边和玉溪市通海、江川种植面积较大。

②雪姬80 中晚熟品种,云南秋季定植后80天可采收,植株生长旺盛,株型紧凑,适合密植,整齐度高,抗病性较好,耐低温,花球高圆球形,球色洁白,紧实度较高,单球质量1.1~1.4 kg,云南主产区7~9月播种表现最好。

③雪球 引自法国的一代杂交种,春播定植后60~65天收获,秋播定植后80~90天收获。植株长势旺,直立性好,抗逆性、抗病性特强,生长速度快,株高65 cm,株幅53 cm,叶面蜡粉中等,自覆性好,花粒洁白紧实,球形美观,商品性好,单球质量1.5~1.8 kg,整齐度好,商品性极佳。在云南花椰菜主产区昆明周边和玉溪市通海、江川面积较大,每667 m2种植4 000~4 200株,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市的优良花菜品种。

④雪天使 中晚熟品种,春播定植后60~65天收获,秋播定植后80~90天采收。叶色深绿,植株生长旺盛,直立性好,可密植,自覆性好,适应性广泛,花球高圆球形,颜色洁白,结球紧密,单球质量1.0~1.5 kg,美观整齐,肉质细腻,味甜脆,品质和商品价值高,耐贮运。云南花椰菜主产区玉溪市通海、江川种植面积较大。

⑤赛白80 中晚熟品种,春季定植后65天采收,秋季定植后80~95天采收。植株长势旺盛,健壮,株型直立,叶深蓝绿色,自覆性好,田间表现好,适应性广,既抗寒又耐热,花球呈圆球形至高圆球形、洁白,单球质量1.0~1.5 kg,熟性一致,适合国内鲜销和冷藏保鲜。

1.2 夏播品种

在云南播种期为4~7月的花椰菜品种为夏播品种,面积大约1 333 hm2,主要种植区域包括玉溪市江川县和保山市周边。云南夏季由于雨水较多,高温高湿,导致花椰菜黑腐病、霜霉病、菌核病和斑点病较为严重,加之气候变化快,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导致花椰菜小株现蕾和花球生长茸毛,所以,夏季栽培花椰菜要求品种适应性强,综合抗病性好。由于夏播品种栽培难度较大,花球综合质量差,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故而云南省越夏花椰菜面积相对较小,近年来主要种植香港蔡兴利的富强、高富、兴利花王等品种。

①富强 中熟品种,移植后约78天收获,是南方秋种良种。花球白美,平均单球质量1.0~1.3 kg,此品种从育苗至采收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育苗至收获高于或低于适温或潮湿气候对生长不利,可能引起叶片染病、植株烧心及死亡,花球松散、生毛、变色、停止生长及枯死现象,故各地应按照当地气候做播期试验,并适当调整。

②高富 香港蔡兴利国际有限公司引进,夏播全生育期75天左右。株型紧凑,内叶自覆性好,适应性强,较耐雨水和抗黑腐病,花球高圆平整,紧实雪白,单球质量1.0~1.5 kg。

③兴利花王 品种熟性中偏晚,定植后80~90天收获。植株长势中等,株型紧凑,自覆性好,综合抗病性好,较耐高温高湿,熟期一致,花球白美,结球整齐,单球质量约1.3 kg。

④天秀 由日本最新引进的高档中熟品种,定植后约70天采收。植株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适合密植,内叶自覆性好,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花球洁白紧实,商品性极佳,单球质量1.2~1.5 kg。 1.3 冬播品种

冬播品种在云南播种期为10月至12月初,种植面积大约在1 667 hm2,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昆明、昆明周边、玉溪市。云南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春升温较快,冬播花椰菜品种主要选择长势强、耐低温、耐抽薹品种,现在主要种植品种有赛白108、白阳(香港高华)、白荷(新加坡龙田)、高富三号(香港蔡兴利)。

①赛白108 秋冬栽培,定植95~105天可采收。植株长势旺盛,半直立,叶片肥大,自覆性好,适应性强,耐低温,叶色在低温下从蓝绿色变为深绿色,花球洁白,圆球形至微拱形,花蕾好、紧实,单球质量1.2~1.5 kg。

②白阳 冬播生育期为90~100天。植株生长强、健壮、旺,叶片肥大,内叶自覆性好,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抗病性强,可越冬栽培,花球洁白、紧实,品质优,产量高,单球质量1.8~2.4 kg。

2 云南省青花菜主要栽培品种

青花菜又名绿花菜、西兰花等,青花菜在世界各地已广泛栽培,在美国、日本等国青花菜的栽培面积已超过花椰菜,且青花菜市场需求量远远高于花椰菜。青花菜脆嫩爽口,风味独特,可热炒、凉拌、作汤,长期以来多作为一种稀特蔬菜,是中西餐菜肴的重要原料。青花菜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尤其是青花菜中矿物质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营养成分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经常食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高血压、心脏病有调节作用,同时还具有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作用。现在青花菜位列美国五大速冻蔬菜之首,占速冻蔬菜总量的60%[2]。我国应加大青花菜的栽培面积,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进行青花菜栽培,为我国出口创汇开创更广阔的前景。按播期分类,云南省青花菜可分为夏秋品种、冬春品种。

2.1 夏秋品种

青花菜夏秋品种在云南播种期为3~9月,露地栽培,面积大约在9 333 hm2,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昆明,昆明周边,玉溪市通海、江川、澄江和华宁等地。由于云南夏季气候变化较快,雨水较多,高温高湿,导致黑腐病、霜霉病和斑点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还容易导致烂花、散花和黄花等问题,从而大大降低花球商品性状。云南省夏秋青花菜品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但近两年来主要栽种品种为强汉(孟山都)、优秀(香港高华)、耐寒优秀(日本坂田)、佳绿(台湾合欢)、蔓陀绿(先正达)等。

①强汉 孟山都杂交一代青花菜品种是云南省近年来栽培面积最大的晚熟品种,植株开展,叶片直立,肥大,花球高圆球形,花蕾紧密,紧实度高,颜色深绿色,表面蜡粉多,花粒细腻,品质高,花球冷冻保鲜加工处理后颜色更佳,适合出口。昼夜温差较大或阴雨天气较多时会导致花球变紫、产量变低。云南省青花菜主产区3~9月播种,最佳播期6~9月。

②耐寒优秀 杂交一代青花菜品种,为“优秀”品种改良版,早中熟,生长势强,叶片蜡质厚,叶柄短,叶卵形,花球圆润均一,小而紧密,大小均匀,鲜绿色,低温下不易变色,适合冷冻保鲜加工和出口。该品种耐黑腐病,但不太耐高温,云南省最佳播期为8~9月。

③蔓陀绿 荷兰先正达杂交一代青花菜,在云南省主产区销售多年,早中熟,定植后65天左右收获。植株直立、高大,生长势强,侧枝少,株高66 cm,株幅79 cm;叶片数25片,叶卵圆形,色淡绿,蜡粉较多;耐寒性强,较抗霜霉病和菌核病;花球蘑菇形,品质较好,色灰绿,结球较紧,蕾粒匀细,不易散花,满天星相对较少,采收期长。既可采收0.25~0.3 kg的花球用于保鲜出口,又可采收0.5 kg以上的大花球用于加工或内销。滇中地区多在3~9月播种,是滇中地区夏秋主栽品种之一。

2.2 冬春品种

青花菜冬春品种在云南播种期为9月至翌年2月,露地栽培面积大约4 333 hm2,主要种植地区包括昆明、昆明周边、玉溪市和红河州等地。云南省青花菜多数露地栽培,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此播期青花菜品种要求长势强、耐低温。云南省冬春青花菜主栽品种为马拉松(香港惟勤)、玉皇(香港黄清和)、鹦鹉、冷翠(先正达)、斯巴达等。

①马拉松 由日本引进的青花菜杂交一代品种,中熟,定植后约70天采收。植株长势强,高大,侧枝多,叶片深绿色,蜡粉多,适应性广,耐低温,不耐高温,对霜霉病、黑腐病等抗病力强,当温度高于25℃易散花、花苞变褐,花球高圆球形,厚实,深蓝绿色,花蕾细小,单球质量0.4~0.7 kg,花球紧实,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宜保鲜和速冻加工出口。

②玉皇 由香港黄清河公司主推的青花菜杂交一代品种,定植后75天左右采收。植株紧凑直立、较矮,可适当密植,花球紧实,蕾粒细,品质佳,耐运输,耐寒性强,遇低温霜冻花球不易变紫,开花现蕾期一般要求日均温度在25℃以下,如果花蕾发育期遇高温(30℃以上),会造成抽薹过快,产量低,花球品质差。适合云南9月至翌年2月播种。

③鹦鹉 从国外引进的优质保鲜出口新品种,中熟偏早,定植后70天开始采收,植株矮壮,不易倒伏,可适度密植,抗病耐低温,适合秋冬栽培,花球圆正、紧密、绿色,花蕾细小,单球质量0.35~ 0.4 kg,花茎不空心,花球品质优,市场商品性好。云南省主产区最佳播期11月底至翌年1月。

④冷翠 由先正达公司育成的青花菜杂交一代晚熟品种,近两年栽培面积逐渐增加,长势强,无侧枝,叶片肥大,深绿色,蜡粉多,耐低温;花球高圆球形,紧实度好,花蕾细而均匀,颜色鲜绿,低温不易变紫,茎秆较粗。适合云南省9~12月种植。

以上花椰菜和青花菜品种均为近年来云南各蔬菜主产区用种量比较大的品种,但是云南省地貌复杂,海拔较高,气候类型多样,各地小气候复杂,各地在引进品种时应严格做好播期试验,根据当地气候引进适合品种,切勿盲目跟风种植,以免造成损失。

3 云南省花椰菜和青花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农业生态类型多样,而且与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接壤,拥有9个国家级口岸,8个省级口岸,在东盟经济圈中,具有国内其他省无可比拟的独特经济优势。云南鲜菜主要销往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占到全省鲜蔬菜出口量的95%[3]。但云南花椰菜和青花菜除昆明、玉溪、红河等主产区产品达到出口外销水平外,其他地区如曲靖、大理、弥渡、昭通、陆良、禄丰、沧源等地虽均有种植,但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因为这些地区种植规模较小,栽培、采后处理、物流等技术相对滞后,且各地品种不一致,种类繁多,如大理以本地常规品种和先正达的先花系列为主;弥渡以助农7天、春将等品种为主;禄丰以雪山等品种为主。

另外,省内花椰菜和青花菜生产所需种子的供给现状是80%以上靠省外或国外供给,特别是出口的产品,几乎100%为国外品种。这导致国外厂家可以通过提高种子销售价格,增加云南省花菜的生产成本,赚取巨额利润;通过种子的限量供给,限制我省农产品的生产、外销和出口量;通过断绝种子供给,扼杀省内企业,例如,2007年日本坂田、2013年荷兰圣尼斯对青花菜种子实行限量供给,提高种子价格,赚取利润,导致5 g种子的价格炒到150元,约3万元/kg。

省内花椰菜和青花菜新品种研究和引进相对滞后;新品种推广投入不足;相应栽培和植保技术落后;采后处理和加工严重滞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外销蔬菜产品质量不达标;地方品牌建设能力不足;相对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等,都是制约云南省花椰菜和青花菜产业发展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龚亚菊,钟立,黎志彬,等.滇中地区花椰菜引种观察试验初报[J].长江蔬菜,2009(12):49-53.

[2] 王爽.棚室甘蓝、花椰菜、绿花菜生产关键技术10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 张丽琴,钟立,刘发万,等.云南省蔬菜外销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2(4):10-12.

上一篇:贵州高海拔地区烤烟育苗―夏黄瓜―秋豇豆高效... 下一篇:草莓新品种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