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9-10 05:29:23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在识字教学中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老的汉字,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盈无垠的灵性记录下中华民族睿智的观察、卓越的思考和精确的表现。汉字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语言工具,但是不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把学生识字当成教师教字,使识字课变得死板而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

对策:挖掘汉字丰富的内涵。

识字教学历来被认为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断文识字”,尽情享受遨游书海的巨大乐趣,是每个教师所希望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汉字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把握汉字的特点,提高汉字知识素养,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化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

比如说教学生们认识“牛”字:通常画一头在草地里吃草或者在田地里耕地的牛,图中的牛与汉字中的“牛”字找不到一丝的关联,孩子看到这个图还是不能认识这个字,起不到较好的识字效果。如果我们在解释“牛”字的时候,采用一头牛头的形象,通过简笔画,“牛”字中的一撇一横是牛的犄角,底下的一横是牛的耳朵,竖是牛的脑门儿,这样一个牛字就出来了。因为牛这种动物的性格比较别扭,所以就叫它“niú”字。这样学生们在笑声中就牢牢地记住这个字了。

只有语文教师具备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韵,注重自身文化积累,才能挖掘汉字的内涵,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才能真正激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这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误区二: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单纯的讲解、示范和机械性练习扼杀了学生学汉字的欲望。

对策: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去叫他,他也会主动学。因此,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识字方法:

1.儿歌识字法。如“包”“苞”“炮”“跑”“泡”“雹”“胞”“抱”“袍”“刨”“饱”,这些字,学生难以分清,老师们就编出这样一首儿歌:“包”字很常见,作用可不少。遇草变花“苞”,遇火成大“炮”,遇足擅长“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遇月是同“胞”,遇手相拥“抱”,遇衣穿长“袍”,遇刀把地“刨”,遇食才吃“饱”。“包”字兄弟多,用处要记牢。儿歌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可谓寓教于乐。

2.字谜识字法。猜谜语,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让学生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培养学生从小形成求知欲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好渠道,它由有韵顺口的语言形成,描述着某个汉字所表示事物的特征,琅琅上口,易学易记。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告”即“一口咬去牛尾巴”。

3.故事识字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我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这种方法会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的创新意识,使识字变得有趣,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4.口诀识字法。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碧:一个王先生,一个白先生,坐在石头上。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举不胜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识字变得有趣,寓教于乐,提高识字效率和学习效果,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对汉字的研究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途径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误区三:不注重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定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识字课变得呆板、机械。

对策:开展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让学生乐于识字,并规范地书写好每一个汉字。

1.学会欣赏汉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些老师只注重写字的结果,而忽视了写字的过程,导致有的学生写字像画画,倒笔顺现象层出不穷,如“口”字成了圆圈,横弯钩像是圆弧。产生这些“怪状”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在识字教学中发现学生偶尔犯了某个错误,便使用十遍、百遍甚至更多的机械性的方式予以惩罚,而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未能真正认识汉字的艺术性。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独特美感。可以给学生适当地讲解一些书法知识,上一堂书法欣赏课,观赏校园里的书法长廊,举行作业展览和铅笔字比赛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和自豪感。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外扩字量也相对增加,此时适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加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首先规定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指导学生在这个阶段应该读哪些书籍,并在班级建立图书角,组织同学交流家中的课外读物。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以后,再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赛诗会、朗诵会、读书比赛、故事会、背童谣……不但使学生将所学的汉字得到巩固,而且丰富学生的词汇,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误区四:缺乏开拓识字资源的意识。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广泛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开生活识字的大门,可许多老师往往死捧着一本教科书,把书本上的知识嚼碎嚼烂,让学生学得滚瓜滥熟、倒背如流,就是不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在鲜活的、灵动的生活中学更有趣、更有意义的知识。

对策: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让孩子识记学校名称、班级名称、课程名称、家庭详细地址、校园标语、街道标语、生活用品名称、娱乐餐饮店、电视屏幕、书报等,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课堂,从而更加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学“报”这个字时,有的同学说:“我每天都看天气预报,爸爸每天都看报纸,所以我早就认识了这个字。”又如学“笔”这个字时,有同学说我们每天都用铅笔写字,所以我早就认识了“笔”字。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发和拓展识字资源,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改变机械教学的思想,把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如何解决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问题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