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间:2022-09-04 04:50:33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电子技术、传播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已经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只满足于科学计算,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管理都已进入学校。学科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培养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课堂上采用计算机、课件、网络、广播等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点,是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实现的有效手段,为学校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信息时代职业学校教师的转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1. 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中心得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决定和支配地位。黑板和讲台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观念的教学下,使学生成为“填鸭式教育”的牺牲品,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思维发展。

2.由老师“教”为主变成学生“学”为主

现在部分学科教师只习惯于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授课,教授的是死知识。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空洞的理论性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所以,必须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 教师行动的转变

现在电化教学在中学已经普遍实行,各学校每年定购大量的教学软件,为信息技术教学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学校微机室、实验室、电教室、办公室和教室都有网络节点,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在硬件资源上具备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到所教学科中

教师肩负着把人类的文化成果、知识体系,传授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的重任。教师掌握着教学目的、教学方向、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备课和修改教学软件。教师在课程设计、备课、授课、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中有充分的自。

2.结合教学实际和个人水平来学习信息技术

当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多媒体软件不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专利。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制作出功能强大、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软件。制作方法不再是应用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的,而是应用多媒体软件开发工具。所以,在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后,可以结合实际掌握一种或几种课件和网页制作工具。

3.课件设计应以学生为本

课件作为一种用来控制计算机实现学科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应该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所以,交互性强,智能高是新课件教学的重点。以学生为本,要让自学与演示两种功能取长补短,让一个课件能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人机交互优势,一方面让课堂又可以充满教师“精雕细作”的人格魅力。课件设计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可以供自学使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可自由选择学习进度和练习难易度;一部分供教师在课堂集中演示,忠实教材,切入传统教学手段,照顾共性。

通过以上做法必将使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焕发迷人的光彩,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有深刻的体现。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方能胜任信息时代的教学。总之,基于信息时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根本的转变。作为一名教师,在全面把握信息时代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承担起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收稿日期:2012-10-08

上一篇:兴趣是数学学习最好的老师 下一篇:《新课改 新理念 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