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已恢复“马拉松”的特质

时间:2022-09-04 04:26:17

企业年金已恢复“马拉松”的特质

目前国内的企业年金市场跟随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回到了“大浪淘沙”的状况下。企业年金原本就是一个类似“马拉松”的业务,需要各方花大量时间慢慢谈、慢慢建立计划、将各方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关系理顺,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竞争关系,不少机构都将“马拉松”变成了“短跑”,原本最应该体现的专业性也无法呈现出来,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效果不见得好。

在数年前,“企业年金”对国内企业来说还是个新名词,但是自从出现了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后,并且经过将近4年时间的发展,企业年金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是国内最早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该公司一直在企业年金管理和服务上保持了专业态度,从而也自身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企业年金“冬天”将至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以及国内企业将工作重点转向公司经营,企业年金在明年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不乐观的局面。对此,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预见到了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也已经在准备“过冬”方面做足了功课,这个“冬天”在杨帆看来,是这个行业重新洗牌的好机会,有准备的公司会在将来的“春天”中加速发展。

“事实上在今年,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一些寒意,只是因为企业年金业务具有惯性,之前签订的合同所涉及的资金会陆续到账,因此从账面情况来看,似乎还不严峻,但是这是表面现象。”杨帆称,首先,全球经济不好,势必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这些企业都是企业年金的潜在客户,他们建立企业年金的计划的确已经明显放缓或者暂停;其次,国家的相关政策配套工作和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再次,市场上被允许经营企业年金的机构突然增多,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最后,目前资本市场疲软,而企业年金追求的是稳定收益,因此各家企业的态度更加谨慎。“因此,我觉得,企业年金在国内的发展暂时和这个季节差不多了,明年的发展和往年相比肯定会有所放缓,这与整个经济的大周期是保持着正相关的。”

过冬前已储备了“粮食”

已经预见到了可能会来临的“冬天”,那么自然也会提前为“过冬”准备“粮食”。在杨帆看来,“粮食”的概念包括了积累的项目外,还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内部软实力的增强,以及服务专业化的提高。

“目前国内的企业年金市场跟随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回到了‘大浪淘沙’的状况下。企业年金原本就是一个类似‘马拉松’的业务,需要各方花大量时间慢慢谈、慢慢建立计划、将各方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关系理顺,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竞争关系,不少机构都将‘马拉松’变成了‘短跑’,原本最应该体现的专业性也无法呈现出来,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效果不见得好。”

杨帆认为,“过冬”正好让大家都放缓节奏,也可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发展计划,同时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到类似太平养老保险公司这样规模的专业机构来说,在‘过冬’之前就已经有所准备了,因此在‘冬天’里不会觉得太难过,但是我们也正在寻求其他途径来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的盈利模式。这其中就包括了,和同属中保集团旗下的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在一些优秀产品上的共同开拓。”

在“冬天”里,各竞争主体是否会因为都想获得不多的“食物”而采取压价竞争的局面这一问题时,杨帆认为,从表面上来看这一局面的确有出现的可能,但是由于大家都面临同样的大环境,再加上之前已经有些机构在做“零收费”的业务,因此在“冬天”里,所有机构会更加的“省吃俭用”,很难再出现砸钱的状况。同时,如果出现压价竞争,很多新进入市场的主体承受力不会支撑其太多时间就会出现比较大的盈利压力。“越是业务难做,就越是考验相关机构的业务质量,这才是将来赢得竞争的关键。”

不专业使法人受托机构角色弱化

在不少具有受托人资格的机构抱怨“在具体年金计划的操作过程中,其角色的重要性被不断弱化”,例如委托人跳过受托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制定了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但是最后的局面却又要受托人来负责。对此,杨帆认为,尽管目前市场上的确存在这一现象,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养老金公司来说并非如此,其法人受托人的职能也不会被弱化。“只要委托人发现,这些法人受托机构的确是在起作用,能够帮助其提供建议、化解投资风险、理清相关流程等,那么自然不会忽略法人受托机构的作用。但是的确也有一部分法人受托人未能发挥或者说不具有应有的作用,那么其角色的重要性自然就被弱化了,而这种弱化可以被看成是主动弱化,那么作为出资方的委托人来说,自然也就不愿意让其有过多的参与。”

杨帆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后台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专业优势,自公司成立以来,就对后台管理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创造出了全国第一。这些尽管都是技术层面的工作,但是对具体业务来说,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后台和前台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流畅,不但需要把后台的优势在服务前端加以体现出来,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制定好行业标准,将服务接口统一好。

“我们正在做未来5年盈利模式的规划,这个大方向确立了,其他的工作都可以围绕这一大方向进行。我们在将来不会将扩大规模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而是将盈利能力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杨帆称,行业在明年的发展速度肯定会有所下降,那么不如利用这段时间来调整和强化内功,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用现在的时间换取将来的空间。“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赶上了企业年金大发展的第一波浪潮,现在要正视目前的困境,客户对企业年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非常需要用调整节奏来改进自身,以期在下一波浪潮到来时占据竞争优势。”

另外,杨帆还表示,在国家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势下,通过加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共识,而在他看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可以成为促进内需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社会保障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促进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鼓励消费,但是前提条件是得有一个非常充分的保障或者保障预期,只有这样才能把消费领域的潜能发掘出来。养老和医疗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或制度安排,那么国内居民在消费时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才愿意把原本计划用作养老的资金拿出来进行消费。假如企业给员工建立了年金计划,员工自己也准备了商业养老保险,那么在消费时也就踏实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年金绝对不像一部分人说的只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杨帆表示,企业年金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又关系着千百万受益人退休金的安全和增值。法人受托机构只有充分尽到最大诚信的义务,才能真正代表和保护委托人及受益人利益。太平养老保险公司作为首批获准的专业法人受托机构,真正从委托人的角度考虑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年金管理服务,以委托人及受益人的利益为原则处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事务。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4年前签署了中国第一份企业年金协议,目前已经签约近7000家企业客户,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年金合同、运营和投资管理体系,拥有一系列专业先进的企业年金IT管理系统。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尤为重视,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风险控制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程,有效落实了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指引、内部稽核制度、风险监控指标管理制度、危机事件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等各项制度,特别是投资风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企业年金投资安全稳健管理的基石。

另外,据杨帆介绍,今年该公司专门成立了铁路行业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组,整合中国保险集团和全公司资源,全力支持铁路行业企业年金移交工作。他还表示,太平养老保险公司愿与全国铁路系统分享公司在年金受托和专业投资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协助铁路行业建立高水平的企业年金计划,努力实现广大铁路职工养老钱的平稳过渡和安全运营。

上一篇: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下一篇:救市政策箭在弦上振兴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