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04 04:02:03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评价与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网络教学”已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要求。下面,我就对如何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及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番探讨。

一、传统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为大家推崇的当属“任务驱动”法,其操作过程如下:在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章节前,教师将准备的学习素材放在共享文件夹下供学生调用和学习。上课时教师会布置一个任务,根据教学实际,这个任务可能会被细化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组成一个任务链。在完成这些任务后一般会形成一个作品,教师将收集到的作品放在共享文件夹下供学生浏览,然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将比较好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再统一展示在各学生的计算机上进行评价。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升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提升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用前面所讲的这种教学模式去教学,虽然可以较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但不可避免会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提供的素材缺少层次性与条理性,只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如果要做到层次分明、顺序渐进则需为每一个任务制作一个学习网站,如果每个章节都要做一个,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2.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进行“电子举手”“分组讨论”的时候,其教学效果并不好,很多时候只是走过场演示一下,因为教师不可能专门坐在教师机前等学生“电子举手”“分组讨论”,还不如直接面对面交流一下。

3.学生在开展合作交流时,交流的范围一般仅限于同一小组的同学,这样导致信息的共享范围偏小,有很多好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无法给全班或其他班级提供好的借鉴。

4.教师展示的作品是从学生上交的作品中选中的比较好的,这就带有一点主观性,缺少一定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5.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就导致教师在展示作品时可能有的学生的作品还没有完成,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情况,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学生的评价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发言,教师只能有选择地请几位学生代表进行评价,长此以往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反正老师不会叫我发言”的想法而不去进行评价。

7.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完成的每个作品都一一展示并进行评价。

三、方法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建议来组织教学?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际,经过多次实践,最终我们选定以论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其操作原理与方法如下,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原理:

教学过程:

1.在开学初,我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学生以4-5人为基础,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选一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协调、组织和开展合作学习。

2.在上课前,教师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素材以及相关的指导和要求按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顺序、有层次地上传到论坛上,并以置顶的方式显示。教师在给出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论坛上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学生在获取任务后,可以自由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可以从论坛上获取并加工信息,如果觉得教师提供的素材不够,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自行上网搜索相关素材,以便能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

4.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在论坛上供大家讨论,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将本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发表在求助帖子的下面,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同时,教师在论坛上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5.学生将作品创作完成后先在组内互评,再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内优秀的作品及对作品的自评上传到论坛上,这些作品可以包含图片、文字、声音、动画,教师将小组推荐的作秀作品进行置顶供所有学生进行评议,学生发表的评语直接显示在该作品的下方。由于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不时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换位”反思自己作品的不足,进行反思性评价,从而找到差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评价不再是“例行公事”,它反过来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并提升了教学效果。

6.评价活动在开展之前首先应提出评分标准;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必要时,可以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评价等级。让全班商讨这个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在评分进行前或进行时调整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上述在网络技术平台下创建的以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模式为主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相信,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研究者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怎样教好小学英语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