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写作课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9-04 03:54:41

中职语文写作课教学法初探

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在课堂中实施以训练为主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排成序列、讲授规律、注意训练、提高兴趣,从形式到内容,从中心到辅助的相向为用。

作文 教学方法 训练 序列

作文教学历来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中职艺术专业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度更大。近四年来我在中职音乐、美术专业班实施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了以训练为主的作文教学方法,即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精讲规律,优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作文教学改革达到的目的

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因此作文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一直是我多年来实践的方向。

(一)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重复性等诸缺点,我看到,作文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一次作文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不清晰,盲目性干扰了科学性;作文的教学计划不系统,每次作文课随意找个文题应付,随意性影响了教学的计划性;而因为盲目与随意,容易在作文中重复教学内容,重复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针对此,我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二)作文教学改革要序列化,序列化可以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

作文教学序列化,才会建立起由易到难的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可能使教师有效地分阶段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学习目标,真正掌握作文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改革重在教规律

学生只有掌握了作文的规律,才能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所以教规律就是教根本,是引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

二、作文训练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根据作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我采用排序列、讲规律、巧训练的作文训练教学法,有计划、有系统地讲授作文规律,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通过科学有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排出序列,就是按文体总体安排,文体内分阶段

首先,把作文教学按文体总安排,不仅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喜欢的诗歌、散文、谜语、对联和一些应用文也纳入作文教学的总体计划中,并且按照文体安排序列,讲授训练完一种文体,再在此基础上讲授训练另一种文体,前一种文体是后一种文体的基础,后一种文体是前一种文体的延伸。

在各种文体之内,再分阶段讲授训练,这实际上是大序列中的小序列,在每种文体的写作教学中,又按其文体写作时的思路分成若干个要求,这些要求要以低、小、近为标准。要求设置的低,学生才能容易完成;每个要求要跨度小,让学生循序渐进,敢于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要求达到的目标近,这样才可以迅速、明显地取得成效。这一个个低、小、近连起来就是高、大、远。

(二)精讲规律,就是学习每种文体时的规则和技能

文无定法,但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精讲规律,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这些规律有别于写作教程中的规则,因为那些规则太抽象、太概括,中职艺术专业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广泛学习,吸取他人的作文教学成果,设计出适合音乐、美术类中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易理解、易学习、易运用的作文规律,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能力。

例如,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个判断,讲述一个道理,议论文的题目应该是论题或论点,所以,论点可以从题目中找到,或者找到提示。而讲论证的方法时,重点讲解例证、引证和喻证法,以学习过的课文为例讲解,学生接受得快,理解得深,运用时还有范本仿效,使议论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三)优化训练,就是精讲善练,追求实效

1.精讲善练,上下结合

在精讲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置课内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并且要求教师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亲自“下水”,课上进行口头片段示范,然后请学生分析评议,再让学生仿作,先说后写,限定时间完成片段训练或提纲写作,教师在巡行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练习完成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当堂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对普遍性的问题课堂上集中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课下单独解决,简单的以评语的形式,复杂的当面指导。这样,教师台上讲授和“下水”示范相结合,教师和学生评议相结合,课上集中指导和课下分别批改相结合。

2.课内完成,课后巩固

前面已经介绍了课堂上如何精讲善练,课时所限,课堂上只能进行提纲和片段的训练,这些内容要求必须课内完成,而完整的作文写作要安排在课外完成,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的讲授,以课堂上的提纲写作和片段训练为基础进行丰富或扩展,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避免了学生课外写作的随意性或抄袭现象。

3自改互改,改在写前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让学生自改互改,一个是提倡写前改,因为在课堂讲授和训练环节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调整自己的写作提纲,加强写前改,减少写后改。

(四)提高兴趣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为了吸引学生,为了给训练课做辅导,我在作文教学中也穿插其他课型。例如,讲授诗歌时,设计原创诗歌朗诵比赛课,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还设计了录音歌曲欣赏课,口头作文课,名篇佳句摘抄课等等。这些课型既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看似与作文无关的课,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这种意外之喜,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表评论,鼓舞信心

结合美术、音乐学生的专业特点,我经常以不同形式来发表学生的作文。比如,节庆墙报,把学生作文配以插图悬挂在校园内;让学生编排文摘小报,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片段、格言、警句摘抄下来,设计成A3纸版面的手抄报,要求有刊名,有插图,有版面设计,定期在教室墙上展出,相互观摩,交流,并进行评奖;我还让音乐班的同学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改歌词,把诗歌写作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演唱。这样的作文学习,结合了他们的专业优势,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展现了他们的强项,这样学生就不再视作文为畏途了。

3.读写结合,扩大视野

作文教学不是独立的,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讲演绎、归纳、类比时,就讲如何利用它们在议论文中进行论证,分析课文时,就探索布局谋扁的结构规律,并归纳成结构图等。总之,学生为用而学,教师为用而教,课课有得,得得有用。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我不仅仅发动和鼓励大家借阅书刊,而且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还给他们讲一些诗词和名人名作等,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

总之,排成序列,精讲规律,优化训练,提高兴趣,从形式到内容,从中心到铺助地全面实施作文训练教学法,是对中职音乐、美术专业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尝试。这是我在中职语文写作课上教学法初探。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作为一名教师,探究教学教法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发挥教书育人的本质。培养身心和谐的人,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愿这缕缕阳光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岚.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8,(1).

上一篇:把握化学课改脉搏,推进教学改革 下一篇:课堂对垒收益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