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2-09-04 03:08:29

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新模式

【摘要】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体,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全民健身协同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体育教育思想认识的升华,更是教育本质观念性的变革。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转变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中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师不单是传授体育知识,更多的应与学生共同加入开放式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锻炼技巧,培养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因此,教师应具有新的教学理念,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活动情境,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使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由单纯传授体育知识向同时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转变。

二、教学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阻碍教师个人的知识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教师将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注重学生在课中的地位与表现方式,因而,运动技能比例较少,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内容(如游戏)的比例较大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后劲。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l生和潜能,使学生在自主学练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的意识,掌握基本技术、技能以及正确的煅炼方法,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煅炼的习惯,做到学会煅炼,学会娱乐,学会健身,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身体素质不断得到优化。只有“开放”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开放式教学关键在于“放”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放”意味着让学生在尝试中自行摸索学习方法;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内容向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转变

根据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选择适宜终身健身和提高生存能力所需要的内容,为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学生终身锻炼打好基础。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为中心”转移。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方面考虑,灵活运用有限的条件,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重组与搭配,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内容。例如,可由教师提出多种项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选修,也可由学生设计并提出具体的项目,并参与到自己设计的项目中去。这样可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会从各个角度对课程内容中的竞技运动加以改造。例如,在教材内容上,中学的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应简化。又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开设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七人制”比赛等。再如,增加趣味性项目或地域性民族传统项目,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锻炼途径。

四、教学方法由学生“跟着练”向学生“自主练”转变

新课程体育教材,应和了新世纪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强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教育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这样一来,积极倡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教学便落到了实处。

说到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创设让学生独立探索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课堂气氛;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创新方法。体育课以练为主,应该让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维,在思维中积极练习,从而不断掌握与巩固技术、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让学生根据上课内容、自身特点并结合教师的要求创编准备操,课上学生轮流领做,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体育游戏等。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还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得到培养。

上一篇:基于价值评判标准的历史学科课堂观察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