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机融合

时间:2022-09-04 01:51:15

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机融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机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及其运用的条件原则,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有机融合的方法和优势,以期为其提供比较好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有机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高中生物教学正由传统的繁杂枯燥的学科逐渐转变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生动有趣的学科。信息技术有其特有的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辅助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在教学中运用软件教学

计算机软件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的特点,同时,自己设计开发的教学软件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像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等软件,都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多运用这些软件制作大量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

2.交流—反馈—改进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大量的摸索和实践。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师生交流,并取得学生的及时反馈,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改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进行有机融合的条件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1.必须遵循实用的原则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对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只用一些花哨的图片和动画来取悦学生,而缺少实际的内容。

2.必须发挥信息技术的高效性

信息技术可以以其独有的特点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同时传送给学生,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高效率实现。

3.必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机融合

1.针对记忆型的知识点

记忆型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最为基础的,学生一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也有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导致事倍功半。将信息技术与这部分知识进行融合,利用计算机给学生一定的视听语言上的刺激,利用一些影像资料、图片解说、音频动画等,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和记忆的积极性。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配套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当场进行知识的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2.针对理解型的知识点

理解型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多媒体教材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来掌握新的知识点。同时,配以相应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3.针对应用型的知识点

应用型的知识点一般都需要学生活学活用,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问题的角度出发,自主地了解、探究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进行有机融合的形式

1.探索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准备一些学习的资料,大量的背景资料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自行安排学习,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虚拟形式

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多制作一些小动画或小视频,利用音像图片的组合,对生物中一些抽象的概念或知识进行模拟和说明,虚拟生物的生存状态及其生活的微观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

3.引导形式

这是一种与传统教学形式结合比较密切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讲授课程。

4.训练形式

这种形式一般用于强化知识的训练。利用计算机存储大量的练习题,在课堂上提供各种类型的训练。

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乐趣。信息技术图、文、声、像并茂,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生动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使师生的互动性加强,为互动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有机融合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不断根据信息技术的变化,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有机融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潘天士.中学生物课件制作实例与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上一篇:试着“放手”物理课堂 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