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户施策重特色 精准发力助脱贫

时间:2022-09-04 01:16:58

家住V昌县甘竹镇罗家村阳陂组的贫困户罗龙华今年总算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野兔养殖场给那些活蹦乱跳的兔子喂食。去年,通过发展杂交野兔养殖,罗龙华的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并且还带动了周边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参与到野兔养殖中来顺利实现脱贫。那么,罗龙华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开展成规模的野兔养殖并且顺利的实现脱贫呢?

据了解,现年42岁的罗龙华只有初中文化,妻子何红英也只有小学文化,家中有两个小孩都在上学,另外还有两个年迈的父母没有劳动能力,眼看着这一大家人只能靠家中那几亩薄田来维持生计,近年来又因为儿子去上大学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销,家里是越来越入不敷出。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罗龙华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户施策定产业

2015年7月,根据统一安排,广昌县政府办驻罗家村“连心”小分队开始进驻该村开始一轮为期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后,“连心”小分队与村两委通过认真调研、走访,制定了“抓特色、培产业、强基础、增后劲”的帮扶工作思路,明确了帮扶重点放在抓特色种养产业和搞基础设施建设两大块工作上来。

村民罗龙华是广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欧阳巧文的结对帮扶贫困户。虽然罗龙华家里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但是他本人上进心强,一直以来都十分勤奋、实在,经常主动到村里了解帮扶政策,与村干部及“连心”小分队成员进行交流。在了解到罗龙华之前有过肉鸭、鹅等养殖经验后,“连心”小分队及村两委干部鼓励他去尝试发展一些特色养殖产业,争取通过各方扶持,把产业做大,实现增收脱贫。

经过走访调研,“连心”小分队了解到广昌县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冬季都有吃野生羊肉、兔子肉等进补的习惯,而且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高品质的野生动物食材需求量在逐年增大,并且野生动物肉制品的价格近年来居高不下,可以说野生动物养殖行业十分走俏。2015年10月,“连心”小分队会同村书记、主任,带着罗龙华深入到福建建宁、赣州石城、南丰白舍、广昌驿前镇、头陂镇等地进行考察,先后考察了山羊、杂交野兔、肉牛、肉鸭等养殖,最后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了投资较小、风险较小的杂交野兔养殖产业。

资金帮扶定场地

产业确定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所和资金问题。考虑到罗龙华为贫困户,资金不足,不可能马上就铺开大场面,所以只能先起步,再逐步地扩大生产。通过反复考察对比,罗龙华把养殖基地选址确定在阳陂组后龙山坡上,那里空气流通好,利于散热,离居民住所相对也较远,而且面积较大,正好还可以利用原来村民废弃的茶树菇种植场,只要进行简单改造一下就可以了。养兔场所虽然不用花什么钱,但是第一批启动资金就需要4万元,购买十组种兔及80组兔笼。罗龙华从亲戚处只筹得2万元,“连心”小分队立马协调办公室干部集资暂借了1万元,另外邀请了村民罗长圣出资1万元入股。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2015年12月,罗龙华的杂交野兔养殖终于开始了。

2016年3月,广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欧阳巧文再次来到罗龙华的杂交野兔养殖基地。这时,罗龙华的80只种兔中的70只母兔已经陆续开始产出小兔,总共产出了600余只。由于罗龙华本人向来就对养殖较为感兴趣,加上引种的兔场技术人员经常会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所以罗龙华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技术,种兔繁殖十分顺利。欧阳县长当即对罗龙华发展养殖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当场勉励罗龙华要沉下心来,继续努力。

场所扩建促合作

由于兔子一个多月就可以生一窝小兔,随着小兔子的不断出生和长大,第一期的简易养殖场所马上就容不下了。为了把杂交野兔产业做大做强,广昌县长欧阳巧文建议立即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特色种养中来。扩建的大棚采用钢架大棚,预算每平方需120元左右,由镇、村负责做好基础,大棚的建设由县政府参照先期制定的养牛、大棚蔬菜补助办法,在县扶贫专项资金中列支,给予100元/平方米的补助。新搭建的300平米的钢架大棚,里面可以放置200组兔笼,需要6万元投入,有意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每户投入5000元(一般农户每户投入5000元,贫困户每户投入3000元,政府在产业补助资金中为每户贫困户拨付2000元),这样就解决了4.5万元。另外的1.5万元,又协调镇农村信用联社为合作社贷款3万元,既解决了兔笼投资问题,又解决了饲料费用问题。

2016年6月,罗龙华的杂交野兔养殖基地完成扩建4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建设。同时,通过精心繁育,罗龙华的杂交野兔第一批仔兔共500只已养至均重4.5斤一只,全部销售到福建、南丰等地,销售额达到3.5万元,仅半年时间,纯利润就超过了1.2万元,而且养殖场里还有1000余只正在成长的小兔,第二批小兔还可以蓄养为种兔。

2016年8月,罗龙华牵头成立了罗家村华佳养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有10户,其中有贫困户5户。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社员可投干投,也可投工投劳。罗龙华还经常与附近养殖场进行交流,并多次到省内及湖南、湖北等地学习考察,学习新技术,探索新思路。华佳合作社的野兔养殖全部采取半饲料半饲草,不仅种了牧草,还经常采摘各种野生牧草,所以养出来的兔子肉质非常好,如今已经是供不应求。

发展壮大助脱贫

由于兔子繁殖较快,一期扩建的400平米的场所很快又容不下现有的兔子数量了。2016年10月,在广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欧阳巧文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罗龙华的华佳养兔场又开始了第二期的改扩建工程,总投入共80余万元,建设好完整的道路、沟渠、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水、电等配套设施,以及3000平米的钢架大棚建设。

2016年底,基地第二期的基础设施及大棚建设基本完成。从2016年年底起,合作社就计划充分利用好建好的场所,扩大养殖规模,把整个34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全部用满。同时考虑到品种杂交及避免近亲繁殖,计划到外省采购一批新的种兔,以提高种兔繁殖质量,另外再采购一批自动化养殖设备,以减少劳力成本。为解决资金投入问题,“连心”小分队及村两委干部积极与县农商银行协调同,帮助合作社贷款20-30万元。

2016年,罗龙华的华佳养兔合作社共销售商品兔3000余只,创造利润7万元以上,帮助贫困户户均纯增收7000元以上。不仅产生了实打实的利润,存栏的兔子也是达到了近2000只,种兔近200只。预计到2017年底,可销售商品兔达3万只以上,使每户贫困户增收4万元以上,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杂交野兔养殖当中来,把杂交野兔养殖打造成为该村的一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上一篇: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理论与改革措施研究分析 下一篇:面对新形势 策应新要求抓严抓细抓实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