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多一些尊重

时间:2022-09-04 01:09:18

教育,需要多一些尊重

摘要:作为班主任,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尊重、以理服人、多些爱心、耐心、恒心,少些急躁、责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他们会转变、会进步的。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尊重 转化 后进生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尔》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

2011年9月我接手了911班,听前任班主任和教过的任课教师反映:他们从来没有教过这样差的班级,全班45个同学,女同学都乖巧懂事、读书认真,但成绩不拔尖。21个男同学只有2个男生在认真读书,其他的男生脾气古怪,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很差,学习成绩极不理想,尤其是所谓的“五大金刚”每天惹是生非,不是跟同学过意不去,就是与任课老师作对。老师们每天都在倒计时,发誓九年级再也不要教他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学校领导信任我让我接手这个班,我心里也暗暗告诉自己:不管这些学生的过去怎么样,我都要尽力做好这个班的班主任,给他们的初三生活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用一套和他们原任班主任不一样的教育管理方法来转变班级的后进男生,根据我11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要转化后进生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在多尊重他们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用爱去帮助学生及早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促其健康成长。今年六月这届初三学生已经顺利毕业了,回顾这一年来我在转化班级后进男生时感触真的很多呀。

一、 不随意当众批评

当后进生犯错误时,不当众批评,要留个台阶。俗话说:“表扬在人前,批评要私下”。当众指责、批评学生肯定达不到好的效果,学生正在成熟过程中,尤其是初三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应“私下进行批评”,下课了找个机会像老朋友一样找他谈心,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讲出犯错的原因,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直达他的内心,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许多学生都会感激班主任给他的这点面子、这点尊重,从而改正自己。

例如为了激励几个男同学爱好学习,我任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天资聪颖的小林同学做科学课代表,有一次他没有及时上交全班同学的作业给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在课堂上问他为什么不及时上交时,他不仅不解释原因,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然顶撞老师,最后两人差点要打了起来。当科学老师把此事告知我时,我并没有再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午睡时悄悄把他喊到办公室隔壁的一间空教室里,我们两人像老朋友一样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事后他果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后来的科学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科学老师道歉。此后这样的错误再也没重犯过,每次自己都能按时完成科学作业并及时上交给科学老师批改。

正是因为我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尊重他的人格,才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在今年的中考中他的科学考出了170分的好成绩。

二、 请学生坐下来谈话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经指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然而,我们平时与学生谈话的时候,却常有这样一种潜意识: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大,你小。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端坐于椅子上,而学生则站立在其对面。且先不论他们的谈话内容,仅从其不同的姿势上看,就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并以“绝对”权威自居的印象。这极易造成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缺乏自信心等。要想让师生沟通无阻,交流无限,班主任就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让学生坐下来谈话,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呈现出真正平等的“会晤”与“对话”,也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有效沟通。当我们班的后进生犯错后我总会在办公室老师不多的时候,摆好板凳,倒好开水,让学生坐下来,面带微笑,平等地交流。

例如去年8月31日学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走进教室时,我就发现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不论其高矮齐刷刷一排全是男生,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当新教材等一切发放好了后,我要求全班同学按照高矮顺序排成两列重新安排座位,可一个不高的男生就是不肯往前挪动两排位置,并且怒气冲冲,斜着眼睛看着我。当时我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不愿调换座位,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老师希望放学后你暂时留下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好吗?”原来在初一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游的水平,因为自己自控能力差,回家后每天沉湎于网络游戏,平时上学玩到凌晨两三点钟,双休日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玩游戏,眼睛越来越近视,成绩越来越差。家长每天打骂也无济于事,反而他的叛逆情绪更强,以致于破罐子破摔,宁可坐在最后面睡觉,也不肯把位置往前挪。听了他的这些内心想法后,我对他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总算打动他了。谈话结束后他主动换好了座位。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在今年的中考中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三、 无声胜有声

面对犯错误的后进生,我们班主任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可能因为“有声”的方式用得过多、太频,有时效果不太理想,此时我们不妨换个方式“无声”的方式来试一试,说不定就能去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抚摸……足可以促其自新,催其进步。比如有时上课铃声、眼保健操铃声已经响了很久,教室里还是乱哄哄的。此时,我一般不发脾气,用犀利的眼神环顾一下教室,并停在爱吵的学生身上不动,一般情况下,教室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要求学生每星期都写周记,内容可以是反应班级情况的、自己成长烦恼的……我很多时候通过“周记”这种无声的语言来与学生沟通。对于那些心理压抑、习惯较差、不善言谈的后进生来说,教师的说教只会使他们更加压抑,表现为或一言不发或消极对抗。有的干脆不照面,致使师生难以沟通,教育行为难以实施。此时我就通过“周记”这种无声的语言将自己的看法、道理、情感和殷切希望通过笔端传递给学生,教育感化他们。

上一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及价值 下一篇:从案例看“生本课堂”特色模式产生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