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09-04 12:53:25

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 要:植物是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由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入手采用分层论述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所起作用的分析来正确认识绿植的园林运用,从而为提高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创造更加科学化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地位;造景作用;正确认识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园林绿化在园林景观环境中具有实际美学意义。植物造景作为最基本的园林绿化设计手法,在园林景观环境的规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认识系统的角度对绿色植物对园林造景的概念和绿植的园林造景地位以及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园林景观中对于植物造景设计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园林设计中更加科学地深入地运用植物进行造景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

(一)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园林植物造景是指用草本、藤本、乔木、以及灌木植物来打造一种景观,利用植物自身的线条、色彩以及形态等自然美,与周围的建筑构件优化配置成一幅具有美学意义的可视画面,供人们欣赏。随着社会审美情趣和园林技艺的发展,植物造景的内涵也随之引入景观学、生态学的概念进而变得丰富起来。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就是将植物采用某种园林艺术手法把自然美和意境美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完善园林绿化设计的主题。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地位

尽管国内外对于园林植物造景地位的界定程度或有偏差,但是总体说来植物在园林景观的环境组成中拥有重要地位这一基本论调是不容质疑的。植物既是园林构景的基础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有力补充。在我国古典的园林景观意识体系中,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构成了四大必不可少的园林造景元素,可见植物作为园林构景来说是最为基础的组成之一。而人们对于其构景性仅仅是从植物所具有的外在可观看性和视觉感官的延展性上,对于植物本身的生态功能性却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例如,利用植物本身的保持水土及防护性来抵御其他要素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坏,保护其完整性和使用性等。

二、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的景观作用

植物被当做主要材料应用于园林景观环境的营造自古有之。这是由于自然中植物各异的颜色和千变万化的形态体征等植物特性所决定的。利用植物富于变化的生命节律,与大自然间同呼共吸的外在表现等特性烘托出园林景观中原始自然的和谐美感意境是植物被作为景观营造的一种常用手法。为了达到与设计主题的呼应,往往将植物拟人化的品格或寓意带入到园林环境中,以提升整体园林意境的人文艺术气息。

(二)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绿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广泛的得到普及。园林植物同样具有生态作用。从微观上说,园林植物对整个园林设计具有保护性。这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和生物性两个方面。功能性是说园林植物的分隔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建筑或道路等基础元素被破坏的可能;生物性是指园林植物通过自身生物特性作用于周围环境可以实现保持园林水土和道路的使用寿命。从宏观角度看,植物具有防风尘、降噪音、蓄水改良土壤以及减少放射性污染等作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净化空气及改善空气质量;而夹竹桃,阔叶黄杨可以抵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臭椿及樱花也能够抵御空气中的氯气;刺槐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中的尘沙含量;荷莲等水生植被能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杉柏柳树等通过其稠密的枝叶控制部分雨水汇径成流的速度可涵水固土;一些乔灌木可吸收噪音;攀援植物可降低紫外线辐射。此外,植物还是发生火灾、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较好避难保护地。

(三)园林植物的社会作用

园林植物不单可以作为景观供人观赏,同时对于枝繁叶茂的大型植物还可以供人们乘凉蔽荫,一些植物可以供人解渴充饥甚至治病救人。在园林中,配置不同种类的棚架或其他形式的园林小品既满足园林造景的设计,又可为社会提供自然的原生态的休息设施,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园林植物的经济效益

在园林植物对园林景观构件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及其他元素的重新修葺成本,为社会节省了部分资金和人力。同时,植物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间接催化的作用。优美的环境可以促使商业谈判获得成功。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正确认识园林植物造景的要点

(一)因地制宜地对园林景观科学设计。其关键就是要对植物的配置做到满足功能性要求、满足植物配置的适地适树原则以及符合植物配置中园林树种的选择标准。

(二)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就是要遵守多样统一的原则、调和与对比的原则以及植物配置的色彩性原则。

(三)园林植物造景应兼顾美学和景观功能。应在生态基础上,遵循植物造景中韵律和节奏原则、层次和背景原则以及色彩季相的美学原理,利用植物优势营造深浅、虚实、疏密、开闭和谐统一的景观,体现环境的自然美感。

(四)园林植物造景应树立生态园林的观念。在植物的配置中应尽可能地考虑植物及群落的生态习性、环境习性,营造符合均衡、可观赏性原则的配置条件。同时,树立人文生态化园林的观点。

四、结论

总之,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更加客观的设计出整体更为和谐的园林景观,从而实现园林建设的更优配置和应用,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凌晖.欧阳勇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68.

[2]武雪松.张兴.甘天颖.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

上一篇:我国法院建筑空间情感的设计探讨 下一篇:混凝土水工结构实用设计及操作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