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04 10:16:39

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将学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启迪他们主动思维、主动学习、主动想象、主动实践,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并鼓励他们有疑即问、不懂就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制和讽刺。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建构。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正确评价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中心校)

上一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下一篇:关于提升基础会计教学水平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