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时间:2022-09-04 10:12:46

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一、日常随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没得写,是因为不会观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莫泊桑从邻人那里听来几个故事,觉得很新鲜、很生动,于是就打算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写小说。但是心里有点拿不准,就跑去请教福楼拜。他在导师面前把故事讲了一遍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足够写出作品来。”福楼拜说:“我看你还是别写这些故事为好,希望你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骑着马出去走一圈,一两个钟头以后回来,再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 莫泊桑听了导师的话,照导师的说法骑着马出去跑一圈,回来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按这种方法练习了一年之久,终于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点心》,最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即要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二、读写结合,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不知道怎么写,是因为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无规可循,无例可仿。我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多年,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字词的学习一般放手学生自学,我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查,抽出更多的时间,以写作为中心学习课文,读写结合,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也戏称之“学而习之”,就是学用课文中的句式,学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技巧,学用课文的谋篇方式,进行读写实践活动,达到既阅读课文又进行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研读教材,确定训练目标。

开学初,对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进行研读,筛选出可供精读和习作训练的文章和段落。如五年级下册教材《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三、四、五自然段,《早》第三自然段,可确定为游览性写景类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游览性文章的观察顺序和表达顺序,训练学生“借景抒情”的写法或按方位顺序写作,同时融入想象和联想的方法。《梦圆飞天》第二、三、五自然段,《大江保卫战》第二、三自然段,《灰椋鸟》第四自然段,可确定为场面描写的训练,学生阅读后,了解了场面描写的要素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深受场面描写的感染,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常见的场面描写。《爱如茉莉》第九、十自然段,可确定为细节描写训练。……

2.处理好精读和略读,进行段的阅读和写作训练。

由于每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达到训练的目标,课堂上就得有意识地让学生精读部分段落,其余的段落采用略读的方法,把精力花在刀刃上。

例如《秦兵马俑》这一课,对武士俑的描写最为传神,我让学生精读这一段:作者描写了武士俑的哪几个方面?(身材、衣着、发型、动作和神态。)写武士俑的衣着,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从身体到脚上。)画出不是描写的句子,想想这是写什么的?(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此时再指点写作方法:在描写塑像和人物时,就应该抓住这些进行精描细写,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精神面貌,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再由课文向生活迁移:观察身边的人,如刚刚进入课堂的老师、上课回答问题的同学、校门口早晨值日的保安……通过观察、练习,学生知道了如何把握人物的精神面貌,观察、描写、想象能力都有了提高。

3.借用课文的精彩词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常常感觉到语句生硬,语言干瘪,没有感情,跟闲聊似的,太“生活化”。而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去背诵、去运用,会让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因此,我经常跟学生说,写作文要学会“偷”,我们学了那么多课文,背了那么多精彩的篇章段落,要“学以致用”,要把课文中精彩的语言“窃为己有”,真正做到“学”是为了“习”。我觉得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读评自改,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往往是详批详改。老师批改作文非常认真,在作文上既圈点、勾划又写旁批、眉批,写出了学生的优点、缺点,最后还总结性地提出意见。可老师的付出往往事与愿违,有部分学习好的学生会达到老师的目的,而多数学生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和老师评语,有的甚至把作文本丢在一边,毫不过问。这样一来,老师是徒劳无功、高耗低效。还有少数教师不批不改,只在篇末潦潦草草写个“阅”字,或者随便打个等级或分数,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创作”。结果,老师的无情之笔抹杀了学生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和信心。能不能把传统变一变,让改的权力属于作文的本人,变老师评改为学生读评自改,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作文的兴趣?

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师生同改,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作文,老师当堂同改2-3篇,由学生本人上台诵读自己的作文,老师与之同阅,全班同听,精彩的句段用曲线画出,好词圈出来,错别字及时改过来,不恰当的地方标出来,或商讨……评改中,教师要以表扬为主,哪怕有一点长处,也要指出来,对那些有个性特点的作文,更要鼓励、加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就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00+10分,学生虽然知道这是老师在夸大自己的优点,但又有谁不喜欢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作文也是夸出来的。要在热情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技能,这才是培养完整的作文能力。

上一篇:在动态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 下一篇:精彩切入 巧设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