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时间:2022-09-04 09:13:41

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新途径。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student thought politics condition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ertain new ways.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key 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way

作者简介:曾涛(1972.10――),男,四川邻水人,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应当承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化、政治态度模糊;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现出功利化,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择业和入党动机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面对学习、就业等竞争压力,相当部分学生感到疲惫、困惑,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学风浮躁,部分学生诚信意识谈薄等。

造成上述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市场经济及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有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偏颇,同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不断渗透的结果。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十分迫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思路:

(一)、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二)、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交流的同时,也可能会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环境。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首先,要树立占领意识。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使校园网络文化步人健康发展的轨道。网络文化阵地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人。在社会信息化的变革中,各种信息一起向我们涌来,校内外、国内外、境内外广泛交流,使大学生生活学习趋向开放化、多维化。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其次,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用好网”,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强化利用校园局域网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服务的意识,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青年思想实际、贴近校园生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信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首先,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工作体系,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融教育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使学生在家庭情感、校园生活、学习研究、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得到解决和满足,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之中,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的现实,由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自我和谐地健康成长,不断解除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苦闷,以良好的心理体验度过大学生活。最后,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开展职业辅导和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

(四)、加强队伍建设,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校中党的系统、团的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系统等各个层面,构成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育人系统,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性、预见性和科学性。要抓住学生干部、学生骨干,使其带动影响学生群体,形成人与人的良性互动,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 黄文秀.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徐国飞.建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理论界,2007.(6)

上一篇:南京地铁构建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初探 下一篇:浅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