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作和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9-04 07:05:26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作和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和病变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在我院选取120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率为8.3%。其中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作率要高于脑梗死患者,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作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作率比较高,因此要严格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进行预防。

【关键词】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作;病变性质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38-02

本研究对我院神经内科近2012年-2013年来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了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脑卒中;将既往有癫痫病史、引发癫痫发作的颅脑手术史、其他脑部疾患等的患者排除在外。其中有82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10.6)岁。有8例患者为混合性卒中,17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患者为脑出血,47例患者为脑梗死。

1.2 方法:首先,分析卒中后首次癫痫发生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类时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混合性卒中四类,将卒中后各组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情况统计记录下来;其次,分析癫痫发作时间和卒中性质的关系。依据发生时间的早晚我们可以将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对各组患者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用X2检验各组间率的比较,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 结果

2.1 卒中后首发继发性癫痫发生率情况:120例脑卒中患中有10例患者发生了继发性癫痫,总发生率为8.3%。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混合性卒中四类脑卒中患者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率分别为14.3%、20.0%、8.3%、4.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率明显比脑梗死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 癫痫发作类型和卒中性质的关系:1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患者为早发性癫痫,4例患者为迟发性癫痫,早发和迟法性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60.0%和40.0%。各类型卒中患者早晚癫痫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依据发生时间的早晚我们可以将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的发作常出现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而迟发性癫痫的发作常出现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以上。郜立红等医学学者报道,脑出血患者最易发生早发性癫痫,缺血性患者最易发生迟发性癫痫,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早发性癫痫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强直阵挛发作,而迟发性癫痫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部分性发作。本研究结果表明,1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患者为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60.0%;4例患者为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40.0%。各类型卒中患者早晚癫痫发生率相比不具有统计血差异(P>0.05),和上述文献报道不太相符,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具有较短的观察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迟发性癫痫的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率明显比脑梗死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总之,在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方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最高,脑梗死患者的发生率最低。因此要严格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 刘彤敏.脑卒中继发癫痈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4): 83.

[2] 李玉方, 侯红军, 孟森.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0(4):95-96.

[3] 郜立红, 赵秀杰, 刘颖慧.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及卒中部位回顾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4(10): 934- 935

[4] 潘以正, 王 丽, 孙 雷, 等. 中风后癫痫[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2) : 103-104.

上一篇: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间与技巧 下一篇: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