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

时间:2022-09-04 06:59:50

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

[摘要] 本文通过对美国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及其交际行为差异的分析,指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文章还探讨了在商务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对价值观认识的敏感度和处理异质文化价值观所持的态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商务活动 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 本族文化

一、引语

在我国,9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对语言与文化价值观和跨文化交际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肯定了理解文化现象背后所反映和体现着的文化价值是跨文化交际的成败的关键。“学者们都认为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P165。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所持的不同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准确的准确与偏差,文化冲突发生与消除,甚至交际的成功与失败。随着经济地球化,涉外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国与美国已经形成了重要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伙伴,但是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差异,使得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经常发生碰撞和冲突,导致商务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因此,本文以通过美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及其交际行为差异的分析,指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文章还探讨了在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策略是提高对价值观认识的敏感度以及对美国文化价值观所应有的宽容态度,希望对有效地进行涉外商务界的跨文化交际有所启示。

二、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

1.文化价值观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

对于价值观学者们是这样定义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

任何语言文化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P166。在交际中人们的语言和行为是文化的表层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的折射。也就是说,价值观不同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语言和行为的差异。

2.美中文化价值观差异及其交际行为差异

从总体上说,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是在两个不同的文明模式中生成出来的。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背景、政治制度、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使人们持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差异。“中美两个不同的文明模式孕育出来的以价值观为内核的文明因子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个人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及其交际行为表现

美国是一个“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关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他们认为人先是个体,其次才是群体,因而个体价值高于群体价值。这种价值观表现从事商务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个人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强调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强调个人力量。在人际交往中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喜欢自我探索,不需要别人过多的陪伴和关照。人际关系显得冷漠,一个公司的人际关系只限于同事或者上下属的关系,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极小。在商务活动中,美国人既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也不习惯接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比如在宴会上夹菜劝酒,朋友饭后抢着付款等现象是罕见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有“七不问”:年龄、体重、婚姻、收入、信仰、政治、心理偏好等。人们常常以天气作为谈话的开端,如:Nice day, isn’t? Horrible weather we having. Great weather for swimming.

中国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国家,主张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把个体看成是集体的一员。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对个人的约束。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商务活动中表现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了与集体保持一直可以淹没自己牺牲自己;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是由于该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帮助,应该与集体分享。为了强调集体,常常用集体人称代词“我们” 、“ 我们的学校”而不用个体人称代词“我”“我的学校”。 “这种不突出个人、个性的文化特点造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请客吃饭总爱说“手艺差,菜做得不好,请多包含”,别人的真诚赞扬常说“哪里,哪里,还差得很远”。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非常关心体贴他人,问寒问暖,助人为乐,富有奉献精神。在交际中人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淡漠。对于家庭、婚姻、子女、工作、 收入等的询问则体现了对对方的关切。

(2)功利价值观与伦理价值观及其交际行为表现

美国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在交际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人们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着眼于眼前,强调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并以此衡量是非的标准。在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美国人在商务活动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时间观、金钱观和效率观。他们认为:Time is money. Money is everything and ererything is for money. 一切商务活动或者约会一定要事先计划、设计和预约。不早到不迟到等于不浪费人家的也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在美国这个以个人主义为基本价值观的社会里,个人权利的维护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商务场合美国人认为大声说话或喧闹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在集会、讨论时,哪怕是一群人普通聊天时也应该保持一次一个人说话,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或是对别人讲话权利的侵犯。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则重义轻利,以情义为主线,一家庭伦理关系为中心,从家庭 家庭成员,与他人的关系上建立伦理价值。强调树立道义的人生观,鄙视物质利益的追求。为了人情可以不赚钱,为了道义,可以不为物质所诱惑。表现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把信义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并且希望以诚相待,赤胆相照。此外,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贯穿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遵守天地人论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因此,在待人出世是信守“中和” 原则,和为贵,忍为上,克己守道,求同存异。在交际行为中,人们表现出“上尊下卑”,把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要“抬”和“尊”, 把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要“贬”和“谦”。 如:他们有意贬低自己,说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贬低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物品。对于别人的过错往往体谅、理解或者忍让,常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提高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在交往的交际语言和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就能了解对方的信念和所抱有的态度,就能预测对方的交际言行,为将要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作好准备,从而在商务谈判或者商务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以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1.提高对美国价值观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作为一个涉外商务人员,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差异我们要从美国特有的国家形成和建立到历史传统、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方面去理解。这样我们对于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就理解了。其次,作为一个涉外商务人员,自身应该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善于探寻美国文化交际中一些细微而有意义与本族文化迥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并挖掘隐含在这些表象里的价值观,也可以反过来,系统地整体地探讨美国文化价值观,并理解持有这些价值观念的人所必然出现的文化交际言行。并且,积极创造机会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

2.加强对本族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在2006全国“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学和文化背景的认识。结果是学生既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又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没有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也就不能应付他们面临的实际工作”。由此可见,不仅应该加强对异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还应该加强本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完成跨文化交际。有一位社会学家说过:我们遵守它们(社会交往中的约定俗成)――但只在难得有人违反了它们时才会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由于本族文化已根植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理所当然,一般人自然不去研究它也不去反思它。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连自身文化都不能准确地解释的话,那么就不能进行文化之间的比较,就不能保证文化交流的顺利完成和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了解本族文化价值观,即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产生与演变,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还能得体、准确地传递给或者潜移默化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3.处理好中美价值观的关系

既然任何文化价值观都是它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传统、甚至地理环境等等因素的产物,那么,无论哪一种文化行为、哪一种价值观都有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理由,都没有好坏之分。如果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才是唯一的一套行为标准的话,这只会在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种族中心论”,产生一种排它文化的思想,其结果是达不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如果能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的话,交际双方才能以平等的心态进行交往。然而,任何文化价值观都有其精华与糟粕之处,或者说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之面。因此,我们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审视本族文化价值观和美国文化价值观,对于中国的优良文化价值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加以过滤和取舍。从事商务工作的人还应该意识到: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必然出现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是中国文化价值必须面临的挑战,要主动兼容,以适应新时代的步伐。

四、结语

价值观是文化的最深沉的部分,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是抽象和笼统的,但是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发现他们持有什么价值观。反过来,了解对方所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我们就可以推测对方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在交际中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因而,作为涉外商务工作人员要有效地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对本族文化价值观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加强跨文化的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敏感度,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并以宽阔的胸怀实现对异质文化的兼容。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65~166

[2]Michael Professor. The Cultural Dialogu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Houghton Mifflin Co.1978.174

[3]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与大学英语教学[J].苏州大学学报,1996,(2)

[4]陈俊林:基本价值观与中美人的社会行为差异[J]. 宿州师专学报,2004,(1)

[5]蔡新芝: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下的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

[6]张隆溪: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Language,literature, cultur, and social implications[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9)

上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在现代企业中实施网络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