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画的中国化

时间:2022-09-04 06:47:56

试论油画的中国化

摘 要:今天世界一体化、市场化的局面中,各国画家的探索在互相影响,文化形式不仅表现在中突中的强势的侵略性,还表现在相互的认同性、吸收性。走油画的中国化创新之路,需要从山水画及其它画种的传统中吸收资源,把民族文化精神融入油画中,使中国油画走向世界。

关键词:油画;民族性;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B

On the Nationalization of Oil Painting

HU Yuan-jia

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艺术之间的国界逐渐被打破,怎样使中国的油画走向世界,是广大油画工作者要面临的问题.

一、当代油画的现状

1.时代变迁所导致的审美趣味的变化

在这个读图的、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审美在慢慢地引导着时代的潮流,混杂着人们对曾经的大师们所创建的一个个绘画高峰的赞美和膜拜。油画已经彻底地打上了读图新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图像的、度空间的、意念的和随意的。这在世界的几个重要的大展中都集中地得以体现,如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文献展和圣保罗双年展。即便是在仍以具象写实为主的国内的几个重要展览中,油画的风格在急速地跟潮流。典型的,如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以及举办多年的广州双年展。如果说美术类杂志还能看到一些曾经的画家们在过去的年代里为艺术追求而积累的财富,他们的绘画作品,反映了过去的绘画审美口味,而今天的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一届届油画专业的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当代油画追求的方向:反映了热衷于当代油画研究的年轻人的口味。他们是当代审美趋向的前眺和实验者.引导着潮流发展的弄潮儿。年轻人花更多的时间用在描绘这个商业化、个性化和自我标榜的时代。艺术的严肃性被调侃式的绘画语言研究和内心独白般的新形式、新趣味的探索所代替。尤其在今天世界一体化、市场化的局面中,各国画家的探索在互相影响,文化形式不仅表现在中突中的强势的侵略性,还表现在相互的认同性、吸收性。

2.民族文化情结与油画的中国化

民族化情结是中国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吞吐力、消化力的体现,是我们的本能反映。中国老一代油画家为此进行很多探索和实验。我们依然十分敬重并为诸如吕斯百、林凤眠、吴作人等人的作品所感动。他们画面中强烈的民族情结。中国化的形式感,总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浓浓中国情结的美妙心境。而正在探索的和有着卓著影响的,诸如群、赵无极、吴冠中等,其中国化的东方意境将绘画形式与中国文化精神合为一体,即使在西方人眼里,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中国人手的作品,折射的是东方意韵。油画的中国化,使我们多了一个平台去书写文化、传播文化,使中国艺术精神多了一个传播的窗口,而民族化的提法又使我国的一些少数人在盲目崇尚西方文化时,找到了方向。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比如风景油画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2O世纪初期,游学欧洲的留学生带回了比较完整的油画技术,风景油画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在中国。以风景为题材进行创作,成为众多油画家的喜好,西方风景油画的范本则是他们在技法和情调上都极力追摹的。从这一时期的作品来看,受西方风景油画影响的痕迹相当明显,本土意识相对缺乏,但这些早期的风景油画家们已经开始倾心于中国本土风景题材的研究和表达。如刘海粟1922年所作的《北京前门》。20世纪30年代,李端年以其质朴、严谨的手法与风格创作出《暴风雨》等一系列作品,在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独树一帜,被徐悲鸿称为“国内油画风景第一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油画家以写实手法为主,创作了许多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画作品,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艾中信的《过雪山》、董希文的《春到拉萨》、吴作人的《负水女》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油画家的风景画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冠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尤其体现在他对于风景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代表作《扎什伦布寺》展现出一种崭新、独特的中国风景画风貌,这种对风景油画民族化的追求贯穿了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到了70年代后期,风景油画在新时期以来的近三十年历程中,经历了从写实到抽象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技法的层面越发成熟了,本土化的道路也逐步明确,并且不限于在画面上采用一些民族符号和元素,而是开始讲究民族气质、情调和意境。这就要求从精神的层面去贴近自然,并以充足的就底气去发掘民族文化深处的艺术精神与意蕴,把源远流长的传统绘画“写意”精神与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到现代风景油画的创作中,结出中国风景油画本土化的硕果。纵观中国风景油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以吴冠中为代表的一大批油画家在吸收西方传

统技法的同时,更致力于风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探索,积极尝试多种样式、不同风格的创作。

二、文化渊源、中西融合与持守本位

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艺术从来都植根于本土文化生活之中,一种艺术如果脱离了特定的传统根基,不能从文化渊源中获得养护,不能与传统文脉达成延续性的关系,必然会失去生命力和内在的发展动力。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真正扎下根来,获得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和壮大,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油画家所面对的重大课题,他们的尝试和努力反复证明了本土根基和精神资源的重要性。从风景油画的民族化、本土化来说,中国传统的资源尤其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的山水“风景”画,远比西方风景画发育得更早也更为成熟。早在4世纪的宗炳、王微时代,就已经有了理论与创作的双重自觉,宗炳的《画山水序》和《论画》无疑是山水画的立派宣言;到了宋代,山水画有了北方派系与南方派系、水墨与青绿、工笔与写意这样从风格到创作样式的成熟的区分。北宋《宣和画谱》把绘画分为“十门”,科目就已经非常细致,这种内部构成上的充分分化,标志着中国山水画体系的相当成熟。走过了一千六百多年历程的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最具代表性的画种,承载着中国艺术基本的精神观念与表现手法,是中国文化观察、体味和表现自然物象与生命律动的重要方式。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的发展历程作简单比较,是要探究其与各自地域特征、文化脉络的关系,并可以在跨文化借鉴的基础上为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开新,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当然,基本的前提是“以我为主”的文化本位立场。风景油画在中国获得切实的立足点,一定要跟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在这种结合当中,艺术家自身是最为活跃的变量。西方传统的技法、材质和中国的主题、情趣,就是要靠艺术家立足于自身状态和境遇来加以融合,这包括艺术家的不同个性、志趣和人生体验、人文素养,也包括艺术家所处的特定地域环境。中华大地幅员广大,北方雄浑开阔,南方幽深秀美,景观风貌差异很大,所以在技法、材料的具体应用上也会有所不同。可以说,正是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塑造着我们的审美眼光,而立基于本民族地域和人文环境的审美眼光,对于外来画种的民族化、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三、笔情墨韵:山水画与本土油画语言

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化、本土化追求,以风景油画创作来看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那么,风景油画的进一步创新应该从何处着眼呢?立足于对传统文脉及其精神资源的重视,笔者以为,中国风景油画可以从中国山水“风景”画的丰富遗产中寻找合理的借鉴。

风景油画与山水画,本是由两种不同材质所决定的绘画形态,但同样以自然风貌为描绘对象和灵感源泉,同样强调贴近自然,真实地传达自然的精神,这就使得风景油画吸取山水画的丰富经验有了充分的可能。风景油画的民族化、本土化努力希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定离不开对中国山水画资源的借鉴,具体涉及到技法研习、意境营造和心灵自觉等几个层次。要能很好地吸收中国山水画精神,首先应当对中国画的笔墨创作技法有基本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去切实地体会和把握。油画笔能否表达出类似于中国画技法用笔的特殊意味呢?能否在油画风景创作中体现出中国绘画程式技法表达的可能性呢?实践证明是完全有可能的。吴冠中的油画水墨所透露的线条与笔墨意味,就是他根据描绘对象而融合了中西画法并加以灵活运用的例子。可见技法层面的东西可以为善学善用者灵活地掌握和施展,并跨越不同材质和形式语言的限制,以油画水墨化的面貌来实现中西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融合。事实上,中国画的笔触笔法同样也必须应用得法,应物象形、巧妙施之,因为这些丰富的程式本身就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和特定造型感的表现需要应机而生并发展变化着的。中国画家讲究法度训练,更讲究意境的营造。“意”有很多种解释,究其实,则是在长期的人生历练和学养累积中培育起来的“胸中意气”。风景油画的中国化创新,尤其需要在“意”方面多下功夫,才能经营出新“境”。

在风景油画的开新之路上,中国山水画丰富复杂的程式技法当然不能够简单套用,而必须对中国古代画论、画理有比较深入的研习和领悟,才能灵活应变、为我所用,从而成竹在胸、意匠经营。走油画的中国化创新之路,需要从山水画及其它画种的传统中吸收资源,但是吸收哪一部分的传统,还得结合自身情况而对传统特点有一种自觉意识和自主把握。不同画派正是基于各地域人文特点来进行吸收、转化而产生的,从而具备了富于文化和地域个性的特色。同样是以自然风貌为表现对象,油画风景观与中国山水画有实与虚、再现与表现、描摹与抒写的区别。油画风景观借鉴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实向虚、由再现向表现、由描摹向抒写的转化。具体地说,要在既有的传统油画技法基础上揉入中国山水画丰富的创作技艺,以油画材质和光色明暗来写出心中的自然、心中的山水,借物象来传达心象,用心境来点化物境。这样一来,既是对不同画种、材质和工具性能的创造性使用,也使中国山水画写意精神得到了材质和工具层面的拓展。这种探索也许可以概括为“中国画西化,西画中国化”。笔者深信,中国油画,走这样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油画创新之路,不仅可以走出中国,而且一定会走向世界。

上一篇:论“风格”、“功力”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下一篇: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