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2022-05-09 03:57:04

试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①全会还提出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②学习和缅怀艾思奇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其目的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15-01

一、尊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客观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概念、结论和公式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的体系,而是与时俱进,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长活力、开放的思想洪流”。③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本质,决定了它不承认自身是最终的、神圣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当做“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④,当做行动的指南。批判地对待一切事物的既成形式,反对认识的停滞僵化,强调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源。

艾思奇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和批判性,注重从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艾思奇自觉地把哲学的变革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陈旧的封建思想复归,各种势力从西方搬来时髦的各种唯心主义。艾思奇则毅然走上革命道路,高举唯物主义旗帜,写了《直观主义与理智主义》和《中庸观念的分析》等文章,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勇敢的批判。随后,艾思奇又和“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篡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⑤的叶青进行了一场辩证法的论战,捍卫了唯物辩证法。他的《大众哲学》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创了大众化、通俗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他还批判了以陈立夫为代表的唯生论和力行哲学,阎锡山“中”的哲学,特别是集中批判了的《中国之命运》。对当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进行了驳斥。他所进行的批判,击破了官僚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捍卫了革命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艾思奇依据社会历史的发展又编写了《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和《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功不可没。以上充分体现了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依据时间、空间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尊重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客观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丰富思想资源

艾思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近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民族革命运动的历史,到处都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正确性,证实它所揭发的规律是真正科学的规律。”⑥他批判了伯恩斯坦、考茨基抛弃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从而捍卫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他毕生关注现实,研究和解答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而后为列宁、等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前进。无论是写《大众哲学》,还是编教科书,他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是能发展的革命理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艾思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而不是僵化的东西。他说,我们“一方面要把握住先进的科学者所奠定的正确的原则、理论,而另一方面要根据这些原则理论来具体地客观研究当前的问题”。⑦艾思奇曾批判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教条主义把书本上的某些词句,凝固化、绝对化,把具有无限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僵死的枯槁的东西。在艾思奇看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机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注释:

①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1.

③孙亚娟.浅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J].科教文汇,2008(11):19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7.

⑤卢国英.一代哲人艾思奇[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5.

⑥艾思奇全书(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1,

776,777.

⑦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17.

上一篇:浅析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下一篇: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