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四大载体 建设幸福学校

时间:2022-09-04 06:38:47

依托四大载体 建设幸福学校

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逐渐确立了“建设一所幸福学校”的办学目标。在建设幸福学校的过程中,学校依托四大载体,探寻实现目标的路径。

1.建设怡人民主的幸福环境

建设怡人环境,拓宽育人空间。校园里错落有致的百余种植物使校园成为精致的小花园。此外,我们开辟了校友俱乐部、心理健康中心、科技、生物、化学、物理、音乐、美术、体育馆等活动场所,使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聆听师生心声,彰显民主氛围。“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我们在古香古色的校史馆开设了“聊吧”,每周一下午2点到5点,校长、书记和师生品茗约谈,畅所欲言。

2.构建多元个性的幸福课程

围绕育人目标,建立多元课程。我们以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育德、育心、育智、育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立足个性需求,激发学生潜力。对于在某些领域有浓厚兴趣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为他们量身设计专门课程,使学生的特长通过选修课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探索学习之道,增强学习动力。学校率先开设了“学道”课程,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发了系列课程,该课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道学”、现代人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涵盖生命与生活、学习与能力、学习之用、学习之法四个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

依托特色课程,培养高端人才。学校在全国率先将智能机器人作为必修课程,建立北京市第一个“智能机器人教室”,并陆续开设航模、天文、无线电测向技术等特色课程,培养各类高端人才。

开发校本课程,助推专业成长。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我们按照学科成立若干课题组,充分尊重教师的课程开发自。教师通过全程参与课程的研发、实施与评价,树立了全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提升了课程意识、课程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了明显转变,成为课程建设的受益者和重要的助推力量。

3.打造参与共生的幸福课堂

在对师生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三有”幸福课堂的建设标准,即有趣、有参与、有成就。各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幸福感。

我们采用“微课题”行动研究方式,以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矛盾、困惑为导向,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或教学行为来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们以微项目为切入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微项目”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的行动研究。通过问题聚焦、立项教研、课堂教研、行动教研、反思改进等开展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减轻学生负担,进而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我们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探索学科整合教学。打破学科教学相互割裂的局限,通过主题探究综合学科教学。例如,美术、地理、语文、政治四个学科选取与我国西北地区相关的内容,开展以“黄土地 民族魂”为题的文科综合课程,增强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以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建设为契机,探索建立符合校情的教师评价体系,关注常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重视现场式评价,及时开展评课研磨活动;注重学生评价,定期开展网上评价评学活动;加强家校沟通,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

4.创建自主合作的幸福班级

依托引桥课程,奠基班级文化。学校在新初一、高一开设了学段衔接的引桥课程,从心理、学习方法、人生观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干部,推进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唯一权威,而是班级管理中的“顾问”“引路人”和参与者。学校推行以“部委制”代替“班干部制”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每个成员都加入不同部门,每个人都为班级建设出力,为班级某一项工作负责,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

丰富学生活动,点亮班级文化。学校、年级、班级各类活动是班级发展的重要舞台,在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精神得以体现。

上一篇:教学组串 以组促学 下一篇:做出起始年级科学课的“科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