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时间:2022-09-04 06:18:47

兰州: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把全社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解放思想中破解发展难题,在更新观念中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兰州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兰州作为解放初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以“二三一”为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近年来我们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前,我们将立足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是把第三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抓住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等机遇,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兰州特色旅游经济圈,构建服务业强市的新型经济结构。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力度,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石化产业为重点、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三是立足兰州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四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成长工程,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兰州经济增长的主体。

加快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政策导向,也是中心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兰州是省会城市,又是西北第二大城市,在甘肃和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的潜力很大。因此我们确定了构建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发挥省会城市综合优势,依托形成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区域间交通通信联系、产业合作和市场交换,促进生产要素全方位融合和渗透,形成各具特色、城乡互动、功能互补、联系快捷的城镇体系,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目前经济圈内兰州、白银、定西三市的生产总值达到 1032.3亿元,占到全省的近40%。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为龙头,着力打造“三圈五区”,建设“六大产业带”,使兰州经济总量有较大增长,在服务甘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圈”即构建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经济圈、三小时城市圈,“五区”即构建兰州综合性都市型服务区、东北部白银工业区、连城―海石湾―永登综合区、临夏后花园区、定西高新特色农业区。“六大产业带”即以有色冶金、能源电力为主导的兰州―白银产业带;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兰州―定西产业带;以现代农业产业链为主导的兰州―临洮产业带;以地方特色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兰州―临夏产业带;以石油化工、能源与新材料为主导的兰州――红古产业带;以建材、旅游为主的兰州―永登产业带。

大力推动新城区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是集聚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城市科学发展的理念,确定了“跳出老区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的思路,过去三年多渠道筹措资金近200亿元,实施了320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实施“东扩西展、南升北拓”战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结构,黄河南城区着力完善和提升功能,黄河北城区加大开发拓展力度,重点推进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和西固石化城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大新城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兰州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启动实施移山造地项目,通过平整开发城市周边荒山荒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加强区域间发展联系。今后我们将加快实施这一项目,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集聚生产要素,使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此外,还将继续推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路桥、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中村”改造、南河道综合治理、南山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着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数量的增加,也包括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兰州是一个以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加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受地理条件、气候干旱、能源结构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突出。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近年来对大气和黄河水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使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大气污染综合指数由155下降到90,创“十五”以来最好水平。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今后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推动清洁能源改造、集中联片供热,加大工业污染、燃煤污染、二次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防治,不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实施放心水工程,加大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力度,开展水污染隐患综合整治,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全面构建城市水环境安全体系。三是抓好南北两山绿化,大力建设城市道路绿色环带,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绿化体系。四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环保治理,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和制约兰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引大灌区综合开发等工作,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十分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走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发展格局上,以建设兰州都市圈为核心,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与渗透,努力形成辐射扩散、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产业发展上,坚持城市农业的发展定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城镇建设上,重点培育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卫星城镇,力争“十一五”末使三分之二的小城镇面貌有较大改变,三分之一的建成功能设施齐全的小城镇。

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重点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倾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好城乡群众实际困难的决定》及相应配套措施,建立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解决了农村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启动了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农村人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国家列为试点城市。我们必须继续兼顾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把就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建设“平安兰州”,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作者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兰州市市长,《中国城市经济》理事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观点荟萃 第11期 下一篇:试论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及公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