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信息业造桥者

时间:2022-09-04 03:35:17

中国金融信息业造桥者

周健,男,1963年生于上海。1989-1993年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硕士和博士,1993―1996年就职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松下技术研究所;1996-1998年加入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特恩(Bear Stearns Co & Inc),先后担任程序交易系统开发的资深设计师、程序交易部副总裁。1998年加盟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任证券技术部主管。2001年8月回到了北京中关村创办了瑞森科技有限公司。在读研究生和做研究工作期间获得了两项美国专利。

2003年1月24日,在总书记来中关村视察工作时,管委会推荐了15位归国创业博士接受总书记的接见,周健博士名列其中。受到这样的重视,周健做了什么?那就是在金融信息领域的成就。周健和他的瑞森科技已经拥有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联通、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一批典型客户,汇集了来自美国华尔街金融公司、硅谷高科技企业、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和国内顶尖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中国金融业大发展的明天,周健的“纵队”应当成为一个主力部队。

拳拳之心游子情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怀着一份拳拳之心,游子之情回到祖国,投身到中国经济建设的巨浪狂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周健博士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和许多刚刚毕业的“海归派”不同的是,在回国前,周健博士已经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近13年,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早年,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后来又在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松下研究院当研究员,当时,周健博士就已经在模式识别、信息提取、多媒体、视频服务和实时操作系统等领域卓有成就,在美国专业学术期刊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过近20篇论文,还拥有两项美国专利。

走出研究领域后,他先后就职于两家著名的华尔街投资银行,贝尔斯特恩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并被委以重任,负责金融交易系统,成为部门技术主管。

周健博士坦言,因为在美国的发展比较顺利,所以当初决定回国创业,并不是毫无犹豫。毕竟,多年的努力奋斗,使他在美国已经过着非常舒适优越地生活。重新创业需要一份不盲目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

优秀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敏锐地意识到,与美国发达的金融服务业相比,中国金融业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电信业发展迅速,中国消费者享受着最新最全面的服务。可中国的金融业,无论在体系架构、监管还是技术应用上,与美国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华夏子孙,周健博士非常希望凭着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使他和他的公司能够成为一座桥梁,把美国华尔街优秀成熟的金融管理经验和应用技术介绍到中国来,为祖国的金融体系建设稍尽自己绵薄之力。

同时,他也看到,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已经昂首走上国际舞台,为海内外提供了更加广袤的机遇和更加刺激的挑战。这些都促使周健博士树立了在国内金融系统软件领域施展拳脚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尽管他在华尔街发展顺利,业绩斐然,是技术领域里最出色的中国人之一,但作为一个黄种人,仍然感到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天花板。这对于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海外华人来说,是一个苦涩的现实.也是促成他毅然归国的原因之一。

于是,2001年7月,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近13年的周健博士,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恋恋难忘中关村

因为是北京人,一直以来,周健博士都特别眷恋首都的大街小巷、风土人情,特别是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城市胸襟,让身在海外多年的他,禁不住日复一日的思念。因此一想到要回国创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

中关村管委会很早就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办事处,有了回国的念头,周健博士便陆续与其接触,认真询问国内创业的各种情况。在听了中关村发展变化的详细介绍后,他感到很振奋,决定回北京实地考察。

在中关村驻硅谷办事处的安排下,周健博士回到北京,受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夏颖奇副主任和初军威等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向他详细介绍了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领导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欢迎和支持,介绍了中关村拥有其它地区所无法比拟的科技人才和科研优势。北京之行,让周健博士亲眼看到了中关村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当即决定返回美国清理各项事务,准备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接下来,周健博士在中美两地之间穿梭往返了三次,亲自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包括联系投资商,寻找办公地点,调查市场,整合资源,确定项目,招募人才,组建团队等。

终于,万事俱备。2002年4月,瑞森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第一批入驻中关村数码大厦,周健博士亲任公司总裁。从此,瑞森科技如一轮旭日,磅礴而出,冉冉升起.

周健博士十分感激北京市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一直以来对他的鼓励,关心和支持。他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开拓市场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没有知名度和诚信保证。在公司成立之初,管委会推荐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以及大报刊等媒体对其进行采访报导,帮助瑞森科技扩大影响力度。2003年1月24日,在总书记来中关村视察工作时,管委会推荐了15位归国创业博士接受总书记的接见,周健博士也有幸被列其中。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鼓励,对于周健博士和他领导的团队起到了巨大鼓舞作用,也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信心。因此,尽管周健博士回国创业没有拿过政府一分钱,也没有摊派过任何政府项目,但他对政府和管委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正是在政府,中关村管委会的亲切帮助和关怀下,瑞森科技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漫漫追求创业路

为了引入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周健博士积极为中美金融经验交流牵线搭桥,多次邀请美国金融权威人士来华与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和访问。瑞森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他就邀请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总裁约翰沃尔于2002年4月15日访问瑞森,访问中关村。中关村管委会为此特地在翠宫饭店举办“纳斯达克与中关村”大型报告会,约翰・沃尔的精彩演讲在中关村的创业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健博士一方面致力于促进中美金融者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开创瑞森科技的事业。对于离国多年又处于创业初期的他来说,无疑要面对很多复杂的局面和艰难的事项,例如重新适应国内环境,找准经营方向,如何研发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推向市场,如何让大家接受自己和公司等等。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瑞森科技逐步成长起来。

目前,瑞森科技已经拥有了极具市场前景的五大高水平软件产品,但这五大生机勃勃的产品并不是创业伊始就存在的,它们无不是经过将近三年的市场摸索,在不断研究、发现、总结、转型或强化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的。

由于具备成功开发华尔街证券交易系统的经验,证券方面的软件系统自然是周健博士刚回国时想要选择的主要项目之一。但是,通过实际了解,他发现中国的券商情况与自己所熟悉的华尔街的券商相距甚远,于是,他及时总结、修正,逐步完成转向。现在回首,他仍然感慨,庆幸自己的敏锐和幸运。如果真的完全按最初的想法坚持下去,肯定是另一个结果。

不良资产处置系统是瑞森科技一个重要的优秀产品,它源于2002年10月中国某银行的一次不良资产处置系统软件的招标。虽然这次招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成,但瑞森科技却没有放弃,并逐步建立了与该行的良好关系,逐渐深刻了解了普遍存在于我国金融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他们加大了研发力度,充分发挥在国外金融行业长期积累的经验。目前瑞森已成为最具经验,最有特点,国内唯一做过国际国内各类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系统的企业,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不良资产处置系统专家。

项目管理系统软件,也是瑞森科技从参与一个军事工程的管理软件设计,逐渐深入研究市场,慢慢找到发展方向的。诸如此类,可以说,瑞森每走一步都付出了十二分的艰辛。

实际上,在浩浩荡荡的中关村信息技术企业中,像瑞森科技这样真正靠自己做出核心技术,创造价值的企业并不是太多。包括海归在内的许多企业,或者以系统集成为主,从差价赚取利润,或者靠政策性的项目获得政府的资助。瑞森则完全依靠自己研发产品,硬碰硬开拓市场,尤其作为一个初创的企业,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刚开始开拓市场时,他们不清楚国内人际关系的复杂,不熟悉事情间的微妙操作,完全不知道谈生意是要讲交情的,常常像以前一样公事公办,希望通过电话联系去客户办公室展示其产品和服务,因此常常被对方毫不客气地拒绝或敷衍,或者作当成招标的陪衬。

有一次,为了争取某银行的资产管理项目,通过电话约请,项目负责人终于同意他们去办公室面谈。但不巧赶上堵车,为了准时赴约,三位才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下车跑了两三站地,累得气喘吁吁,总算到了目的地,真正体会到了勤于工作,疏于锻炼的苦处。可对方的态度却并不友好,完全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最终他们也没能拿下这个项目。但是后来,还是这位负责人,听说了这个“体能测试”的故事,甚为感动,竟与他们成为了朋友。而这段经历,也给这三位在华尔街颇有建树的“海归”留下了终身难望的记忆,他们经常笑着说这是他们了解国情,熟悉中国做事规则的最好一课。

周健博士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深厚造诣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客户与他打过几次交道后,都非常尊重和认可他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对周健博士个人的认可是一回事,对公司的信任又是另一回事。对于一个新创立的公司,有时候再好的技术也比不过有知名度的公司。因此,瑞森科技不但要在技术上做到最好,还要在各项服务上做到尽善尽美。十分耕耘,一分收获。特别是通过艰辛努力签下了单子,他们更是丝毫不敢松懈,在其后的服务中力求精益求精。周健博士说:“与大单位打交道是非常难的,它们都被很多的IT企业包围着。我们是新公司,短历史的公司得到别人的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但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绝对的优势,要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还要挑战自己,对自己吹毛求疵。客户都是大单位,与他们合作,新公司是不能出错的,同样的服务,IBM做错了没问题,而我们不行。”

经过短短两年的打拼,瑞森科技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艰难的创业期,他们不但把握了国内市场的方向,努力做好产品的研发、推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推动了中国金融界的信息化进程。

回顾历史,“天道酬勤”是对他们最为精辟的总结。

欣欣向荣展宏图

瑞森科技从零开始,现在终于到了欣欣向荣,大展宏图的时候了。正像周健博士介绍的:“回国两三年,我们主要是学习、适应社会环境、摸索国内市场、建立公司信誉。这三年来已经基本适应社会环境,找到了市场方向,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锤炼了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瑞森科技的不良资产管理系统是国内和国际不良资产处置做得最好的一家,其系统最为规范化,也最为客户所认可,曾经的竞争对手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个产品的成功,吸引了最有经验的优秀人才纷纷加入瑞森科技。

瑞森科技的项目管理系统,在完全按照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参考了国际最先进的流程、方法,不仅是国内项目管理系统做得最好的,在国际上也具备领先水平。因此,尽管目前公司尚无精力开发国际市场,但这个系统却被美国第一金融银行看中并购买。

瑞森科技的非现场稽核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银行、企业网络的各种数据变化、异常变动,可以把从前需要一年才能反应的问题缩短到一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有效地控制了金融风险。因此,这个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欢迎。

如今,瑞森科技凭着卓越的技术、完善的服务,赢得了许多单位的青睐,已经拥有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联通、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一批典型客户。 当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开展业务而需建立相应的金融系统时,也全都选择了瑞森科技作为他们的技术提供商。

瑞森科技人才济济,汇集了来自美国华尔街金融公司、硅谷高科技企业、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和国内顶尖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包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花旗银行、摩根银行、美林证券、道琼斯、普华永道管理咨询等国外著名公司,以及许许多多国内知名公司的高级人才,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瑞森科技选择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并使之不断顺应全球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来满足国内外企业的实际需要。

在中国金融领域,周健博士和他的团队充分发挥了不可取代的桥梁作用。他们引进国外的优势资源、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优秀的金融管理经验、成熟的流程和做事方式,把它们传播给国内的企业,令他们耳目一新。同时,他们还帮助国外的企业理解中国的业务。因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涉及中国的业务,然而却并不知道如何在中国做事。例如有些国外企业在中国买了很多资产包,却不能按照国外的管理系统去处置它们,这就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这时,既懂国内又懂国际,既懂IT又懂业务,拥有娴熟语言优势的瑞森科技自然成为不可替代的选择。由于国内外各方面差异很大,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涉及系统的研发,更多的是双方如何落地、接轨的事情。因此,瑞森科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常常超越了科技服务的范围,而更像一个使者,一个担负着促进理解、双赢和发展重任的使者。每当这个时候,周健博士都由衷地感到快乐、欣慰和自豪。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正如周健博士所言:“一切靠自己,虽然要经历艰难,但那是实实在在的,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发展壮大,并长久生存。”经过了三年的探索、调整、适应、积累,瑞森科技初战告捷,已经到了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了。我们和周健博士一样乐观:明天,看瑞森科技腾飞吧!

上一篇:中关村借力香港吸引海外投资等 下一篇:“玫瑰”与“碧桂”的迥异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