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4 02:46:15

浅议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开放式教育,核心是“生本意识”。教师对学生不能盛气凌人,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教师老师扶着学生学,只能培养小才,大胆地让学生思考锻炼,方能培养大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学生个性的培养,具体模式为:“合格+特长”、“规范+选择”,这一切都必须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教师应创设一个开放型的、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研究、试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为有自我参与,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因为有思想碰撞,课堂充满活力。

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呢?

一、设置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

以往的传统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习惯于听教师说,习惯于读、背老师给他们的答案,因此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时,要设置一些与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好接口的话题。

二、找准学生学习兴趣点

教材上所选的篇目并非学生最爱,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不妨让学生选择教授内容,把他们最感兴趣的放在首位,然后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段、句,学生在一次次的筛选中,实际上已经对文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选好了文章,下一步就是读,怎样读?让学生发言,集体朗读、单个朗读、小组轮读,怎样读着有趣,就怎样读。第三步是议。可口述、可笔谈、可诗可文,可当场亮采、亦可隔日亮宝,可小组分析,也可与老师共议。当教师真正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学生有了权力,自然也就有了支配权力的自豪感,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阅资料,和同学交换意见,而且各小组之间还形成了竞争的势头,谁也不想丢面子。在较量中,凸现自主,在合作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在探究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开展释放学生个性的比赛

在学习了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的文章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不同作品的认识与评价,进行归纳 总结,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论辩或演讲的题目,让自主、合作、探究发挥到极致。

教育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要充分“生产”出每一个对象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点。应该说,几千年来的中外教育发展都 在致力于向孔夫子“因材施教”的境界努力,而又还相距甚远,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课本所选课文无一不表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教师的讲授有各不相同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有各不相同的角度。可以说,语文课中,正是师生自由驰骋的领域,这是与其他学科根本不同之所在。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事做了,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能力的推进与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当什么角色,完成什么任务呢?

(一)导演角色

我们想要让学生干什么,必须得让他们明白。正如导演想演员表演成功,就要给演员一个大致的方向,否则演员茫然,导演就无法导下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要让学生们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必须明确提出,至于学生完成的方法、过程则不心过分干涉,否则就成了教师包办。如我曾上过一次公开课《哨子》,在构想这节课时,我就尽量让自己的权力隐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深入作品,与作品交流,和作者的思想碰撞,不必担心他们会得头破血流,因为“碰撞会产生灵感的火花”。在上课伊始,我三言两语导入新课后,就把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明示给学生:字词、思想。尤其思想是关键。然后诱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中间配以与课文相关的漫画,让学生的思维开阔化,,让学生因势利导,由课文生发开去,联想社会上类似现象,引导他们去思考、辨别、领悟,从而分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后由说到写,要求学生当堂写读后感,让思维充分活动,结果有些学生意犹未尽,写出了精彩的文章。

(二)主持人角色

主持人区别于导演的一点,就在于他既要让观众知道该干什么,还要在观众活动中穿插三言两语,起到活跃气氛、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当好导演的同时,还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在学生“说长道短”时,时时地给予鼓励,如:“你真棒!”、“你说的太精彩了!”、“很有见解!”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的去探求文章的主旨。在学生回答不尽人意时,也要委婉激励,如“你很大胆!”、“如果能再全面些会更好!”,让学生在失败中不气馁,保护他们的发言积极性。当然,在课堂上,也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与掌声,让微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掌声活跃课堂的气氛,让教师这个主持人当的有声有色。

(三)朋友角色

所谓朋友角色就是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和学生对等的身份,去和他们交流。如对学生作文或日记中你不想沟通的见解,不要以教师的口吻,对他们横加指责,而要以平声静气的态度和学生探讨,要注意自己的措辞,有必要的话,辅助一些姿态语言,如:拍拍他的肩、帮他整理一下衣服等,这些貌不起眼的小细节,说不定会引发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引发他们的创造欲,在学业上突飞猛进。

语文教师的这些角色意识,是决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效的催化剂,如果我们能够尽快地适应这种角色,就一定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春光灿烂! 在放手给学生的同时,我们可能担心可能害怕,有些教师还是要忍不住要对学生指手画脚,或者把引导理解为“定向爆破”,“我让你在哪里炸,你就在哪里炸”。指挥权仍紧紧握在自己手里,不敢下放到学生手上,这种做法的后果只能是培养机器而不是人。

所以,该放手的时候,不必犹豫。将来的路是要学生自己走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他们有机会尝试的时候,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开发自主的潜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上一篇: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下一篇:《美的历程》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