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阶段教学法的尝试

时间:2022-09-04 01:48:20

浅析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阶段教学法的尝试

摘 要: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职业中学学生技能操作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措施。就计算机学科而言,阶段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不仅是根据计算机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的特别教学设计,也是现阶段根据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生特点进行的具体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围绕计算机学科的阶段教学有效实施策略展开具体的论述,希望对于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教育改革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阶段教学法;有效尝试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现阶段职业中学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开始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人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学生的专业性来说,在社会发展条件的促进下,又开始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阶段教学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现阶段课程教育改革过程的客观要求。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宗旨来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从而使得学生成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综合计算机技术人才。阶段教学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不仅综合体现出目前课程教育改革对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质量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职业中学对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改革的重要措施。

1.阶段教学法是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具体特点制订的有效教学策略

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来说,阶段教学法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最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策略之一。职业中学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础知识通常较为薄弱,并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的层次也显得参差不齐,阶段教学法不仅能够从知识上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还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不同知识基础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技能教学。

2.阶段教学法是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必然措施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不仅是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具体教学过程参与热情的重要措施。所谓阶段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具体知识层次的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分层设计。因此,就阶段教学法在计算机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来说,不仅是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教学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二、阶段教学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阶段教学法的应用在目前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阶段教学法进行良好的运用呢?

1.准备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就阶段教学法的有效开展,对于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改革的重要措施。在阶段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最好能够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节省相应的教学时间,提高具体的技能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知识体系的分层;除了知识体系的分层之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在知识体系分层的基础上,再对具体的教授群体进行有效的划分。

2.展开合理的测验以及总结工作

就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阶段教学法的开展来说,从本质上讲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实现学生整体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鉴于这一教学目的,在阶段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建议教育工作者除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之外,还应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测验和总结工作,从根本上实现提升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阶段教学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有效运用,能有效提升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相关教学质量,改善目前面临的教学现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出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层,从而提高相应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最终质量,为职业中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侯改艳.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阶段教学法的尝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231.

[2]汪佳梅.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中素质教育浅探[J].职业技术,2012(8):20-21.

[3]肖元元.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探析[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9):77.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授人以渔” 下一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