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时间:2022-09-04 01:07:31

关于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简要阐述了型钢混凝土构件的特点,从中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结构选型和计算、节点构件设计及外柱内收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型钢制作;节点构造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随着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建筑造型日益趋向多样化,人们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增加结构空间净空高度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势,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结构体系,值得大家去推广与应用。本文以某工程结构设计为例,主要就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特点

1.1 型钢混凝土构件

(1)型钢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梁截面见图1a,其中型钢骨架一般采用实腹轧制工字钢或由钢板拼焊成工字形截面。对于大跨度梁,其型钢骨架多采用华伦式钢桁架(如图1b)。

图1 型钢混凝土梁

(2) 型钢混凝土柱。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型钢混凝土柱,柱内埋设的型钢芯柱有以下几种类型:a.轧制H 型钢或由钢板拼焊成的H 形截面;b.由一个H 型钢和两个剖分T型钢拼焊成的带翼缘十字形截面;c.方钢管;d.圆钢管;e.由一个工字型钢或窄翼缘H型钢及一个剖分T 型钢拼焊成的带翼缘T形截面。

(3)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筒体。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通常是在墙的两端、纵横墙交接处、 洞口两侧以及沿实体墙长度方向每隔不大于6m处设置型钢暗柱或在端柱内设置型钢芯柱。

1.2 结构性能

(1)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整体工作。型钢骨架与外包钢筋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承载力相同情况下,较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截面面积可以减小1/2;构件延性好。

(2) 与钢结构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节约钢材;防火及防锈性能好;可以兼做模板支架。

二、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某综合楼项目,一共有2幢写字楼和2幢公寓楼,高度分别为130m和140m,占地面积18580㎡,总建筑面积约9万m2。其中,办公楼地下3层,地上26层,采用筒中筒结构体系,地下及地上3层外框筒柱采用钢骨混凝土。公寓楼地下3层,地上28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2.2 结构选型及计算分析

2.2.1 结构选型

由于建筑物地上三部分刚度差异较大,难以作为整体结构设计,因此把地上作为4 栋不同的建筑物分别设计。大底盘地下室按多塔结构计算,以考虑上部建筑物对其影响。

写字楼系乙类建筑,设计耐久年限100年,故抗震措施按 9度设防,设计地震作用放大系数取1.2。层高3.8m,标准层层高3.2m。该楼使用荷载较大,使用荷载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导致非常大的梁柱断面,严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以致不能满足后期使用要求。

本项目原先采用纯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宽扁梁来解决外柱至核心筒的距离较大的问题,梁高控制在800,经过 STAWE 计算,梁宽需要800 以上,梁配筋:支座不小于14Ф25,跨中要大于或等于 10Ф25 。同时,为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关轴压比的要求,框架柱截面首层以下轴Ζ柱需要1200×1600,轴C柱需要1000×1600;层4以上,外框柱需要800×1000。因此,如果采取纯钢筋混凝土结构,又给建筑带来了新的问题:1)由于框架梁过宽,使得层 5~9 公寓楼内卫生间很难布置,直接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2)由于柱截面过大,使地下车库的停车位减少,实际使用面积也相应减少。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为使宽扁梁端部在柱外的纵向钢筋有足够的锚固,均要求其能双向布置,显然有些不妥。如果采用钢结构,必定在耐火性能及刚度上都稍差,经多次方案比较,最终采用了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即在梁、柱、剪力墙边缘构件及连梁内均设型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经过计算,所有的梁截面高均控制在800内,其挠度和裂缝均满足规范要求。

2.2.2 计算分析

本工程分别采用ETABS 和SATWE软件对该工程进行了整体计算,计算参数设置如下所示:抗地震烈度确定为7度,Ⅱ类场地土,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多遇地震为0.08,罕遇地震为0.50。周期折减系数为0.19;结构阻尼比为 4.0%;框架及筒体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该工程设计还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计算。所采用的地震波为该场地土的人工合成波、兰州波Lan2-2 和 Taft-2 波。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最大值为 350cm/s,结构阻尼比取5%。计算结果对比如表1。

通过上述计算发现:1)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 与以平动为主的 x 向和 y 向第一自振周期 Tx,Ty,之比分别为 0.69 和 0.73 ,均小于 0.90 ,满足《高规》有关要求;2)振型曲线光滑连续,符合规律;3)底部总剪力合理,地震剪力系数满足抗震规范要求;4)最大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与层高之比均小于1/800,也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布置合理,没有总刚度突变;5)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波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结果的65 %,三波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结果的80%,满足规范有关要求。

2.3 特殊构件及局部节点构造要点

为满足建筑功能和造型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设计过程中,对一些特殊构件及局部节点进行了特殊的处理,现介绍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构件或节点。

2.3.1轴柱的错位处理

根据地下室车道入口宽度的要求,在层2以下错至轴A交轴B,上下柱中心的偏差为950mm。柱的错位使该柱在层2楼板标高处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和剪力。为此,一方面采取了类似牛腿的做法,将上部柱的轴力通过牛腿传至下层柱,而不使其变为剪力,另一方面加强轴B方向的框架梁的刚度和配筋,使框架梁分担一部分柱的附加弯矩。

2.3.2 转换桁架的设计

本工程层3、4 高度范围内布置了转换桁架,其目的是在8m 柱距间支承上部所需增加的外柱,使其结构布置均匀对称。同时,也满足了建筑在上述两部位设置通道的要求。为使新增柱上的竖向荷载能够通过桁架有效地传至两边柱上,该转换桁架也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转换桁架设计的难点在于桁架节点的设计。在桁架节点上,不仅有来自桁架上、下弦及腹杆的型钢及钢筋,还有垂直于桁架方向的梁及上层新增加柱的型钢及钢筋,为使这些相互交错的型钢及钢筋能够有条理地布置,设计时一方面在节点处加宽了桁架上弦的翼缘板宽度,以便上层新增柱的连接和安装,另一方面,平面上将节点设计成菱形,同时加大节点高度,以方便钢筋的穿越。

2.3.3 建筑外柱内收处理

由于建筑立面要求,轴C柱在层9、层22、层24处均内收1.5m,轴C也在上述楼层向筒体内收1.35m,使得外框架柱也随之变位,为减少因柱内收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及整体刚度变化对建筑的影响,采取了特殊的构造措施。通过斜柱将上部荷载传至下柱,这样传力途径清晰简洁;同时,相关层的框架梁分担了一部分外向水平力,平衡了部分附加弯矩,使受力更合理。另外,对斜柱的周边环梁进行加强,增强了对外框柱的约束。

根据施工及验收情况表明,上述各节点的处理不仅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同时,还确保了梁、柱内各型钢及钢筋相互交错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三、结语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模式,在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区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型钢混凝土结构形式,可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如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一倍以上,从而可以减小构件的截面积,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肥梁胖柱现象,增加建筑结构的使用面积和空间,减少建筑的造价,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任育林.型钢混凝土柱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建筑,2009(10)

上一篇:基于医院建筑电气设计要素论述 下一篇:关于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