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

时间:2022-09-04 12:42:22

浅析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061-02

摘要:由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建设项目前期、工程施工、工程竣工等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以计价与控制为主的工作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在建设单位在造价管理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可建设性发展对策。

关键字:工程造价管理;阶段;问题;发展对策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政策、法规、技术与经济管理为一体。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的范畴,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效益)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行为进行计划、预测、组织、指挥和监控等系统活动;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

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中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力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征,使得建设工程的造价复杂多变。因此,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就贯穿于

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设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下面就以上几个阶段分别谈谈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二、建设单位在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2]。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1.立项决策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因此,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因此,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广泛调研和正确评价,充分考虑建设期内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全面编制投资估算,使之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设计阶段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它决定了工程的性质和工程造价的基础。一个工程在造价上是否合理,是浪费还是节约,在设计阶段已定型。如果在此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必能起到花小钱办大事,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鉴于此,进行设计招投标,尽力避免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造价控制:首先,严格设计合同条款,特别是在经济条款方面,应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费用额度限制内容,明确规定一定比例的设计质保金。其次,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这样既可以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以造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3.招投标阶段

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招投标过程中造价控制,建设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同时,正确选择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投标单位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二、合理低价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建设单位对项目“合理低价”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从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建设单位应选择在保证质最、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中标。

4.施工阶段

(1)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少,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投资浪费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加强合同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尽量减少投资浪费。产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1) 强化自身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意识,督促他们积极协助、配合监

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

(2)防止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并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涉及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可有效。

(3)严格现场签证,做到签证内容与实际相符。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对策

1.大力推行工程设计招标

工程设计招标是从多个具有工程设计能力的设计者中选择一个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设计质量高、工程造价合理、设计费用低的设计者。通过工程设计招标,工程设计者通过竞争获取设计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对工程设计必须从质量到造价进地全面优化,拿出最优秀的设计来同其他竞争者展开竞争。这既能节约设计费用,又能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

2.做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

在编制、审查、评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招标阶段招投标、技施阶段预算管理时,由于某些工程造价资料不够完善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因此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势在必行。而在工程造价资料积累中,首先必须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建设工程项目,使其积累的工程造价资料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其次就是要根据基本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资料应做到有粗有细,所积累的资料应满足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需要。

3.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体制,理顺各方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实行分阶段由政府各有关部门管理,另外还涉及财政、物价、税务等相关部门。因此必须理顺各方之间的关系,各司其责,保证各阶段造价管理的连续性,建立各相关部门必要的、定期的相互协调联系制度,确保标准和指标前后左右的相互衔接,管理制度相互配套,避免工程建设投资“三超”现象,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3]。加入WTO后,更要与国际上工程惯例相接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要在近几年内逐步完成过渡工作,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特别是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既要转变职能,同时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减少行政干预,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按规则操作,顺利实现与国际惯例的平稳接轨。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中国工程造价领域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较缺乏强劲的竞争力,归根是缺乏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工程造价类高级管理人才。为此,除进行常规培训、学校深造、国际交流等形式外,还要求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了解和掌握与WTO成员国的工程造价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的工程造价交流活动,从而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四、小结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建设方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意识,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中的重要信息,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向红.审计学[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2]孙久艳.建筑工程造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王锋.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方法厂[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4

上一篇:煤炭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劳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