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效率和流通创新

时间:2022-09-03 10:17:11

流通效率和流通创新

一、中国的流通效率

要分析中国的流通效率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开始对中国的各个部门的效率做一些细化。

从增值速度看,比如批发业和零售业人均产值,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五年里,这个数量是逐步上涨的,尤其是批发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最近一年的增长速度是往下走的,零售业也是如此。

从评效上看,中国批发业的评效,从1.17%最近已经攀升到2.15%;零售业来看,不到1%,现在已经突破1%,做到1.29%。所以很多业内人士,甚至业外人士在质疑我们行业效率低下,我觉得从规模行业的数字来看,是不成立的。

从毛利来看,人均毛利也大致和刚才两个数据一样,显示出在前面的五年在上涨,最近两年在往下跑,当然这也是由于宏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核心能力管理水平在下降。

从流转次数来看,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流转次数都比较低,在2%左右,像沃尔玛在10%左右,亚马逊在快的月份能做到19%,戴尔能做到12%左右,这个数字是我们很多国内流通企业所做不到的。

从流动资产流通效率来看,最近两年出现了大的跳水和反转,因为各位都很清楚,中国流通业实际上是中国制造业过剩终端市场的反映,在制造上游出现的制造过剩,库存压大以后,会向流通产业渗透,因此,在过去我们去库存的状况是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这几年投资回报率也基本反映了前高后低的状况。

我们再换个视野对比物流效率来看,我们现在的社会物流费用与GDP比例衡量的话,在过去十年当中下降了1个百分点,我们目前的这个水平17.8%左右,比国际上通行的发达国家大致有10个点左右的差距,这是很多行业领袖,包括政界人士,会觉得不可思议。同样在物流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效率问题。最近我们在研究港口城市物流的变化,我们对宁波市所有的行业,以及它的各个部门的效率做了对比,我们发现在国内有很大的问题。在全球十大港口当中我们占了八席,但是我们港口效率是极差的,这也是物流效率的一个反映。尤其是海铁联运的比例,国际上在20%左右,我们中国仅仅2%,我们知道纽约港一年货运量是1亿吨,集中了美国年物流的60%以上,它的集中度非常高,但是我们国家很多地方有港口的都是大干快上。一块钱的商品厂家批发出来以后,经过各环节层层加码,人工成本的加大,损耗的加大,库存的加大,周转的降低,使得最后价格翻番,消费者无法承受。所以温总理数次关注我们的最后1公里,他理解不了从新发地菜市场,到了北京老百姓家的最后1公里翻番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大。实际上这个里面原因非常深重,我们很多专家都研究过这个问题。

二、如何进行创新

那么有了效率这个大的前提之后,我们需要分析如何进行创新,我想谈三点的创新。

1.体制创新

尽管十报告当中我们明确提出,我们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体制自信。但是我想隐含在体制自信的背后,并不是说我们体制创新没有余地,很显然我们的宏观管理的体制,存在瓶颈。我们靠一个商务部作为主管部门统领全国的流通商贸是很难拉动这个大车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我们所涉猎的这个行业,是跨越了成千上百的制造业、服务业,它对接的是众多的消费者。以前我们对于这个行业认为是可以全部放开,可以进行市场化,实际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市场化和工业化怎样做到平衡。问题在于,我们看到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我们行业的深重的苛捐杂税和税负。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刷卡费、降费率,这么久都没能实施。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除了费用问题,还面临一个最深重的人工成本加大问题。十提出一个收入倍增,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收入倍增的话,现在城乡收入比,要缩小到2%左右,这样农村转移人口享受市民化的待遇,就没有廉价的劳动力。我们将面临刘易斯拐点之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将面临另外一个拐点,人口红利的拐点。在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面临这两个拐点。像韩国、日本也是要三四十年这两个拐点才能出现,所以这样对于我们流通行业效率进一步挖掘带来很大问题。更不要说老龄化的问题,我们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如果看GDP总量,我们很荣幸占到第二,但是按人均GDP一算,我们排在全球87位,这是一个相当靠后的位次。所以这个当中体制创新是多层面的,甚至包括我们物流里面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们现在都没有办法解决。但是看现在的快递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每天平均快递包裹数是800万件,800万件快递最后是怎么运到消费者手里呢?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允许相当多的民企有车牌照,进入繁华区段。

2.机制创新

我们在谈企业对比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90%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我们国内统计指标,在最近两年做了大量调整,新设了一个大中小微企业,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产业结构,你要统领这个行业,要做统一政策,各位嘉宾要理解。在中国统一政策下去之后,带来的效果是灾难性的后果,没有办法执行,甚至执行的效果是非常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底盘改进创新。我们对比一下冯氏集团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冯氏集团差距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现在的行业集中度,我们连锁企业,今年的连锁企业披露去年的100强企业,我们产业集中度刚刚多少?我们6800亿,100家企业加起来,对比我们的全社会零售总额,你算出这个数字是小得可怜,没有话语权。同样,再看一下餐饮企业,我们最大的餐饮企业是百盛集团,也就500多亿,我们前一百强的餐饮企业加起来,它的集中度不到7%,所以在中国的餐饮企业小、散、乱的配套体系,最终必然导致它的卫生、环境没有办法监控,质量没有办法保证。

同样,我们也看到企业要做大,你的微观机制要重塑,一定要靠资本这个杠杆,翻开中国的流通企业,我们上市企业的数量,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是比较多的,在最近十年,我们速度放慢,更不要说在餐饮这么大的行业,将近2万亿餐饮当中,上市企业不到10家,所以我们资本控制力是非常脆弱的。要创新必须要有实力,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靠资本,没有大的资本运作,我们很难做到大和强。我们目前最大的企业资产是2000亿,2000亿上市资本额要对比国外大集团的资本额差距是很大的。实际上我们在对照我们这个行业的时候,要反衬出我们流通业的状况。我们的中间环节没有办法做大,是由于我们的上游,比如我们物流业散乱的问题,全国有载重汽车1750万辆,而我们有运输主体的就600多家,超过百辆卡车的企业,全国没有几家,你说它的效率怎么提高?你说公路上管卡要,最终全部转嫁到这里,这些都不利于我们创新。放远来看我们要创新就要增加研发投入,目前我们国家研发投入只有不到2%,与发达国家的3%相比还有很远。

三、模式创新

实际上翻开中国的商业史,我们看得很清楚,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面,我们拥有多少自己的独立商业模式呢?中国的百年老店,那些老字号,传承到今天,如果饱受传承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如何确定你的目标市场,再定位。我想创新模式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O2O模式如何对接,全球商业的趋势,最重要的趋势就是如何对接,线上线下如何对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十倍的增长。到去年为止,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量,按商务部数据来说是突破6.5万亿,在这个庞大销售数字之下,我们不仅看到的是从天而降的纯的电子商务企业,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线下企业,利用自己线下优势,来进行对接。

过去十年中,我们这个团队重点研究了B2B和B2C,以及C2C,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是C2B。现在消费的个人个性化以及市场碎片化,带来的是大量消费者到企业这种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每年我们参加全球网商的评选,当然是对中国和国际市场,看得很清,自有品牌趋势通过互联网嫁接开花的数字非常多。比如两个姐妹大学毕业在网上开店,三年以后销售额超亿。比如这个领域里,我们通过流通改进,进一步使制造业融合进来,那就是商品再配。实际上在过去十年我们看得很清楚,基本上我们沿着一个模式在走,当然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是平台化,平台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无论是京东商城,还是苏宁易购,未来一定是一个平台,所有消费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购买很多东西,而不止是只购3C产品,这样资源可以避免浪费,也更好的做到产业整合。

现在B2C进展非常迅速。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像李宁这样的制造商,关闭了数百家店,将来也要转到B2C上来。还有上海最大新华书店关门,全球最大的美国书店的关门,就是很强的信号。在B2C当中,这个进展尤其迅速。大家知道我们的模式要打破盈利模式,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的B2B的平台建设是非常快的。实际上我们看得很清楚,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是第一代B2B,是靠收会员费的,但是这个模式是最初级的。再有就是中国钢铁网的这种垂直信息搜索,再往后走就是要完成交易,帮助你实现交易的,全部在网上做成,这是敦煌网目前做的。

再未来我们要看到供应链,这种模式创新将嫁接到B2B上,全部改造中国业务流程,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像大量商品再配这样的企业,大家不要以为我说的都是城市里面的企业,实际上现在中国广泛的农民已经开始享受互联网的数字红利。我们最近这个圈子里的学者研究最多的,像吴敬链老先生关注的是苏北的一个村子里面搞网店,他们2012年预计销售额会达到七八个亿。在这个当中我们也纷纷看到金融企业涌入进来,我们全国到目前为止,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突破196家,第三方支付资金量突破2万亿,所以这么大的海量,给我们流通业增值服务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和机遇。2012年的购物节的数据是192亿,这个数字意味着你的交易量两分钟做到一个亿,100亿用了13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座商业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你的心脏不是人员,而是你的数据处理,大量信息,大量订单过去了,所以大家看到在头一个小时我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系统全部崩溃。所以这个里面我想创新是非常多的,中国是一个创新的乐土。

今天我们看到,全球目前使用手机的人数48亿,远远多于使用牙刷的人群。在未来我们看到,全球移动上网的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的用户,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家坐在这个会场不耐烦了就跑去上网购物了。所以我们看到Facebook的天价,谷歌的天价,但是我们更欣赏苹果今年创造的6000亿美元的奇迹,中国企业极有可能在未来也创造更多的奇迹。

(本文系荆林波副院长在“2012年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上一篇:依据国标严格评审稳步推进国家钻级酒家评定工... 下一篇:关于集团公司资金池的内部管理及税务风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