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实验课进行探究教学的探微

时间:2022-09-03 09:35:37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进行探究教学的探微

【摘要】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实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新课改中,生物教学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生物教学也应该该顺势而变,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本文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做阐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

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式,大力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把实验与探究性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是在实验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开展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具体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好探究性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探究性实验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由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的引导性探究,另一种是直接由学生发现问题开展的实验开放性探究。一般说来引导性探究实验,是指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学生顺着老师的问题进行实验,最后得到实验结果。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的再实验,直到学生获得完整的实验数据,得到全面的结论为止。比如,下列是某小组在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遇到的问题,请你分析回答:

(1)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它们被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5克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SiO2后,迅速研磨成糊状,发现糊状的研磨液呈浅绿色,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防止发挥物质大量挥发,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看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是沿着老师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的。而开放性探究实验,多数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处理信息等等的过程,都是由学生完成,老师只起指导。但关键问题在于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现实的教学中,由于老师缺乏问题意识,学生难以提出问题。

1.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充分的调动出来。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甚至在公开课上,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常常习惯组织“探究”教学活动,实施上多数教学活动冠以探究名称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探究热情。比如,老师向学生揭示一个问题后,就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其实它不能说是真正的探究,即使它属于探究,也是要学生探究,不是学生自己要探究。假如,问题是由学生发现的,由学生提出的,那么学生就有探究的热情,就属于学生自己要探究,这样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因此,为了提高探究教学的质量,我们老师要尽量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老师的问题意识常被自己的知识、经验所束缚。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的,即使没有学习生物学也有相关的生物知识与经验,毕竟大众媒体传给学生很多的知识。但在教学中,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或者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受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的影响,当问题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他们提出的看法可能与我们老师并不一样,甚至是区别很大。比如,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在老师的眼里它是很简单的实验,甚至可以看作是验证性实验。但让学生完成这个实验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样剪菠菜的叶子才有利于研磨?滤液细线与层析液之间的距离对实验效果会不会产生影响?滤纸条剪角剪成什么形状比较好?实验是否受温度的影响?面对学生这样的特点,老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问题,特别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能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所束缚。

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适当是筛选,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是有差异的,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问题有探究的价值,有些问题很平常。比如,有些学生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中提出用花来代替菠菜做实验。这个问题不能作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因为花中不含叶绿素;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即使实验室里没有相应的器材,老师也应该创造条件争取让学生进行探究。

三、提高探究实验的质效

开放性是探究实验的重要特征,正是这一开放性造成了探究实验课的不确定性,这给很多老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探究实验环节中的交流环节,很多老师看看课堂时间不够了,就草草了事,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老师就踩刹车,这就影响了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了避免学生的言犹未尽,老师应该努力提高探究教学的质效,不能克扣学生的交流环节。比如,对探究的问题作一定的范围限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等等,这样能节省实验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

总之,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老师的教学思维要灵活,不能被自己的知识、经验所困,要开创性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指导学生积极的探究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下一篇:论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