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

时间:2022-09-03 09:10:52

“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

《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在此基础上,我认真思考:教学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做适合本班学生的。在新的形式下,教师们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论,在此,我要谈谈我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农村学校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忒差,大部分学生刚进一年级时,翻书、拿笔、指读等等,都不会,教学起来,真是头疼啊。不过,我采取了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可帮了我的大忙。

根据我班实际情况,我的分组活动有自己的特色。

一、确定小组人数

我用一个周的时间,在教学中观察、寻找、发现,那些在学习中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被我瞄中,于是我从新安排座位,按照一差一好的座次排座,也就是说,把班级学生化解为二人组。

二、落实小组任务

二人组中,强者称为小老师,另一个为组员,小老师负责监督、带头听清楚老师的每一次口令,并为组员做好示范。课堂上,当听到老师发出“两个好朋友一块儿学习”的口令时,小老师马上响应,两个共同翻开一本书,一块儿指读课文,或者共同做一张试卷等。这样,使我的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训练小组的小老师

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的活动很感兴趣。抓住这种心理,我大做文章:“小老师多能干呀;小老师多光荣呀;小老师多令人羡慕啊(各种奖励);当小老师多好呀……”然而,可别忘了,有些小组的组员学习起来比你想象的差多了,多当几天他们的小老师是很烦恼的事情,对那些小老师,我尤为关注:变着法鼓励他们,奖励他们,并与他们一同帮助那些组员,还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做小老师的方法,适时地降低小组学习的要求,动员其他能干的小老师找时间轮流帮助忒差生,让小老师们尽可能地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

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一年级学生还谈不上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小组合作学习是这种精神和意识初步阶段。让他们明白,我们班级是一个大的集体,小组是一个最小的集体,我们的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进行的,必须一块儿前进,我们可不能让自己的伙伴掉队啊,那他们不是像离群的大雁,好可怜呀!我们比赛哪些组进步快,哪些组爱学习,哪些组最团结,那他们就是最好的朋友,他们组就是最棒的小组。为了激励小组合作积极性,我选取了十个美丽的组名,贴在“成长栏”里,优秀的小组的同学的相片将与这些组名一同闪烁在教室的墙壁上,让他们时刻鞭策着孩子们。

五、做好家长工作

农村孩子最纯朴,可家长最难配合。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意识差,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理解,甚至大发歧感。针对这种情况,我要适时召开家长会,培训家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告诉他们老师的教育方法,及时疏导他们不利于我教学的心理,让他们知道,在课堂内外,我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对班级的好处,对孩子们的好处,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比如,我在教学拼音时,由于学生学前教育没跟上,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一个多月下来,尽管我够努力了,但还是有一半的学生不能拼读,有几个甚至连声母、韵母都不会读。不能再拖了,后面还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呀,于是,我采取“每日一练”的方式,每天写出几个常见的音节词语,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拼读练习,要求是利用课余时间(比如中午)进行练习,到放晚学的时候,二人组一块儿到老师处拼读过关,才算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刚开始时,遇到家长的阻力。他们来接孩子时,看到自己孩子与那些较差的孩子轮流到老师处读,就有意见了,认为是己孩子吃亏了,老师偷懒了,个别过分的家长甚至公开给我提出别让他的孩子与差的坐在一起。我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学校作为集体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会让你的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团结互助、学习做人的道理,你看人家田甜、张炎、欧湖燕等,多懂事,多能干,怎说吃亏了呢?绝大部分家长还是被我说服了,看见自己的孩子像模像样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会心地笑了。我也顿感轻松。

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孩子脱颖而出,一个又一个的学困生进步,优良的班风学风正在促成,我想,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包括小学语文课堂,才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继续教育机构财务管理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下一篇:学做“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