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则:只有AA制是不够的

时间:2022-09-03 08:49:18

经济规则:只有AA制是不够的

英国经济学刊物《经济学人》推出“单身女子经济(The Bridget JonesEconomy)”这一概念时,并未期望带来如此的轰动;《Sex and city》只是HBO的一个小小游戏之作,却成为都市单身女性的生活圣经,城市里,单身公寓都卖疯了,他们显然并未为另一半留好位置;交友酒吧总是打烊到最晚,夜深的24小时快餐店里,是同样神色的单身男女。

“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独身并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有更多的消费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其实,他们同样如此。

AA制 一个稍微像样一些的饭局,结账后大家会自动地掏出钱包,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大家都是经济独立的成年人,又何必餐餐要别人相请?毕竟,欠人人情,比欠人钱财更难以偿还。

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一个年过三十的单身人士如果还要父母周济,如果还要看男人脸色,他/她的单身日子想必也不会长久。因为贪慕钱财而与人交往,不如直接找他借钱呢。

男人买大单,女人买小单吃法国菜或日本菜时,他买单,她负责许留山星巴克什么的,出去旅行时,他负担机票与酒店,她则负责饮食与交通,这样既有尊严,又不吃亏。

不买房 不买房的男人似乎还未长大,并不在女人的结婚对象考虑之列;买了房的女人总给人一种壮烈感:似乎她立志不靠男人,永远独身下去。所以,男人没房,讨不到老婆,女人买了房,更难嫁。

独居 类似《六人行》里那种群居式生活似乎只是种想象,更现实的选择是,为了自由、独立与私密的生活,他会选择独居,而且远离同事与朋友扎堆的小区。

享乐 享乐似乎是单身人士的特权,而也确有很多人不舍得放弃舒适享乐的生活而选择单身,就像王尔德说的,单身汉应该被课以重税,毕竟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开心是不公平的。

超前消费,透支也在所不惜在别人都去泰国时他去了欧洲日本,在买得起宝马的时候他选择了玛莎拉蒂。一个人攒够了钱买法拉利,他已经80岁,只能由人抱上去,这简直是单身人士的警世钟。

能分期付款就分期 那个传说中的美国老太太肯定是个单身者:不管是买房子、买车子,甚至买笔记本、买电视,能分期就绝不一次付清,能10年就决不10年,能30年绝不20年。如果非要节衣缩食,不如不买。

穿名牌 既然做不成艺术品,不如穿几件艺术品。大卖场与A货店他通常不去,那是已婚师奶的地盘,他穿不为人知的设计师品牌,并为别人认不出而沾沾自喜。

顾家一个人的家也是家,尽管是租来的房子,他也会找人重新设计,选择最好的家私。我所听过对一个男人的最好评价是:他像个单身汉一样顾家。

理财有道 他或许不是个投资高手,却已经懂得为未来储蓄。他投资房产、股票或基金,也只是为晚年生活找寻退路:毕竟,一个寂寞的老年人并不可耻,一个贫穷又寂寞的老年人才真的可怜。

保险 他似乎比保险业务员更懂得保险,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保险合同中的不合理之处:婚姻是人类最早的社会保障措施,还好现在有了保险公司。

保值增值 为了不落人后,她会对化妆美容运动健身孜孜不倦,他则会考托考G考CPA金融会计考CFA注册会计师,他/她的价值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相反,她越活越年轻,他的职位越升越高。

不和别人联名购买任何东西 头脑发热时,他也会考虑和她购置共同财产:房子或车子?但现实中屡见不鲜的血腥案例证明这一做法基本不靠谱:他也许会送给她,如果他真的爱她。

不和情人做生意伙伴 因为生意失去了爱情,或因爱情失去了生意,都令人遗憾;他不会在生意伙伴中找寻对象,即使她再美,她也不会妄想将感情对象当做工作伙伴,即使他多么地有能力。

上一篇:徐冰的安迪·沃霍尔一席谈安迪·沃霍尔与中国 下一篇:性原则:单人房必须放上双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