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平”(四下)教学片断评析

时间:2022-09-03 07:57:11

“游戏公平”(四下)教学片断评析

“可能性”是新课程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念”范畴。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体验性数学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我尝试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一课中,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并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下面就我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片段一:设疑激趣

师:(举起一个盒子)我们先来做一个摸球游戏,看看谁的运气好。游戏规则: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一个放回,摸到黄球算黄老师赢,摸到白球算同学们赢,一共摸10次。(开始学生很兴奋,随着每次摸出黄球次数的增加,慢慢的有人窃窃私语,有的同学开始一边喊一边举手)

生:老师,我怀疑您作弊,您那盒子里可能黄球多一些,白球可能很少,要不然,为什么每次摸出的都是黄球呢?

(其他的学生都七嘴八舌地附和,就是,有可能……)

生:老师,打开盒子,让我们看一看。

(教师慢慢地打开盒子,展示给学生看。顿时,教室“开了锅”)

生:果不出我所料,里面根本就没有白球。

生:老师,这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盒子里根本没有白球,也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性。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只有公平的游戏才好玩。随即提出,怎样的游戏才是公平的、合理的呢?

评析:引导新课中,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去教学教材例题,而是改变常规教法,以一则不公平的游戏激发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本课的研究方向。既复习、联系了旧知中的可能性,又引出了公平性的讨论。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也以开始思考如何让此游戏达到双方公平。

片段二:引导探究,实验验证

师:怎样在盒子里放球,就能使游戏公平呢?

生:黄球放多少个,白球就放多少个。

生:黄球和白球的个数同样多。

师:为什么黄球和白球的个数相同,游戏就公平了?

生:这样您和我们获胜的可能性的大小就相同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往盒子中放球,我们来个一球定输赢。

(学生往盒子中放球,并摸球。)

活动结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要使游戏公平,游戏规则中,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的大小必须相同。

评析:数学课堂要注重实践和操作,在实际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这里让学生亲身经历,初次感受到游戏的公平性,因为是学生自己真真切切地亲手接触,亲身参与,让学生对游戏公平,可能性的大小必须相同就有了真实体验,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在逐步的抽象、概括中形成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目标。

片段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转盘游戏。

指导学生制作转盘,并制订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

师:拿出课前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圆形纸片,一面平均分成了12份,一面是空白,请大家利用其中一面,设计一个2人以上玩的游戏转盘,并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最公平、最新颖。(学生设计、制作、展示,交流各自的设计及游戏规则)

2.拓展应用。

师:生活中在购物时,商家卖东西用“四舍五入”法对顾客公平吗?

生交流得出:不公平。因为“四舍”有1、2、3、4四种可能性,而“五入”有5、6、7、8、9五种可能性,可能性大小不同。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四舍五入”法对顾客确实是不公平的。据调查,一家中型超市,由于“四舍五入”分币,一天可多收入三百多元,一个月就是九千多元,一年就是十万八千多元。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索后,教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进行了挖掘,让学生自己画图、设计规则,充分地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思考,之后又拓展到生活中的问题,又经历了由抽象回归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真正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的体验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集灵小学

上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一篇: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