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才有参与

时间:2022-09-03 03:59:49

【摘要】 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因此,我们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应注重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只有有了好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更易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才能让学生直更浓厚的参与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参与 兴趣 课堂教学 合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81-01

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的兴趣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心呢?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地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1 认真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对思维的启动、促进、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和善于调控物理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而且能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武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

1.1 把握深度,体验成功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但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做到精心设计,问题提得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也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各自已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问应建立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教材内容,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武器”’能“跳一跳,摘个桃”。

1.2 铺设台阶,降低难度

对于较难的问题在提问时应作好铺垫、逐层推进,帮助学生拾阶而上。如在分析“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的沙袋是否受摩擦力?”这一问题我是这样设问的:1)物体受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生: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题中的接触面是否粗糙?(生:粗糙)3)沙袋与传送带之间有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生:没有),从而总结得出沙袋不受摩擦力。这样提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教师的思考过程,学会如何解决相类似的问题,既降低难度提高兴趣又让学生学会方法,一举两得。

2 把游戏引进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据说,古希腊时柏拉图的学园,主要是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可以说,原初意义上的教育是与游戏相关联的,这是教育的本来面目。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游戏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其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值得我们不断尝试。

2.1 电脑游戏与作图、实验

如今电脑已深入了我们的生活、课堂,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我们应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不要把它仅仅限制在课件的使用上。例如:在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画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连接实物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首先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物理仿真实验室”软件并安装好,然后设计了几个电路习题,将学生分了四大组,并在每组中按照好、中、差随机抽选了几位学生作为代表,其余的同组学生可以出谋划策,按分层教育的原则让代表上台连接各个电路,下面的学生通过屏幕观看,正确的给与加分,最后获胜的给与一定的奖励。虽然不是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但整节课学生都非常认真,效果也很好,在接下来的电学实验中,学生连接电路时都比较熟练。

2.2 学生游戏与知识点的渗透

物理学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如果能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参与进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设计“探究大气是否存在压强”的实验时,大部分教师都是演示“覆杯”实验,虽然现象比较明显,但学生参与性不强,兴致不高。我在上课时运用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将球内气体抽掉后,请了八位男生进行拔河比赛,铁球始终没有被拉开。学生既切身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知道了大气压强是非常大的。另外,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设计成知识竞答的形式,看看谁回忆出的知识点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为了能回忆出更多的知识课前必然会认真的预习,上课时就能事半功倍。总之游戏的设计多种多样,但不论如何,游戏内容都应精心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游戏确有所获,而不是只求热闹。

3 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参与式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只要学生认真地参与了我们就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哪怕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只有不断的肯定才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刚刚探出的一只脚不会立刻缩回去,才能让他们乐于做更多参与的尝试。

当然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是参与式教学的一大特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特别是探究性较强的物理学科,在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把评价交给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效果比老师讲解的要好得多,并且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参与的兴致很高。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学生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及机会,但如果不会参与也是不行的,把参与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其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应注重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了好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更易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才能让学生直更浓厚的参与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策略初探 下一篇:发现学生优点 把赞赏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