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建立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3 02:22:30

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建立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年以来,我县交通工作主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先后筹资1.4亿元,对近500公里县乡村级公路进行了改造建设,农村公路网络日臻完善,农村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在加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中,如何切实解决养护管理的滞后问题,建立农村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确保农村公路正常使用、公路完好畅通、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通过对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并结合交通部门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目前我县农村在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截止年7月底,我县共有农村公路线路195条,总里程为1174.7公里,其中县道3条88.4公里,乡道36条444.3公里、村道156条642公里。全县农村公路密度为0.67公里/平方公里,等级公路为461.6公里,等外公路为713.1公里。全县195个行政村(合并前)中有150个行政村(合并前)通了水泥(油)路,通水泥(油)路率达76.9%。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状态,并直接影响到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采取以村为主、国家补贴、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等筹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村级支付能力的孱弱,加之管理与养护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界定不清,造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经费无保证,资金难筹措。农村公路建起后,经交通部门验收合格后直接投入使用,但由于养护和管理政策尚未到位,管养资金筹措十分困难,各行政村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所以再筹集到常年用于农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就难上加难。加之交通部门尚未统筹安排管养资金,县、乡(镇)两级财政也无配套资金支持,从而致使农村公路管养没有保障。目前,我县除少数行政村对农村公路采取季节性和群养群护的养护方式进行管养外,绝大部分农村公路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护状态。

(二)养护无标准,管养难考核。农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大多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对农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三)管理缺主体,有效管理难。《公路法》和《省农村公路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农村公路的管养为县、乡、村三级管养体系,即县道养护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乡道养护管理由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村道的养护管理由村委会自行负责组织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不够、界定不清、资金筹措难等因素制约,乡镇和行政村以及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主体认识有偏差,认为公路是交通部门的事,从而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不积极,并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主体不明确。同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公路交通部门现有的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只能满足省道和少量县道等列养干线公路,根本无力再来兼顾点多线长面广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四)人员低素质,质量难保证。对农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责任心等限制,加之缺乏养护技能和必要的养护机械设备,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三、加强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对策

为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建立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让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一)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要使农村公路得到有效的管养,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今年六月一日开始实施的《省农村公路条例》,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要在进一步明确县人民政府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的前提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切实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其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基层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是在各乡镇设置专门管养机构和配备专管人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因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由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导致建而不管、修而不养、公路损坏严重,形成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在乡镇设置专门管养机构和配备专管人员,就是要求他们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规划、路政、养护管理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及三杆埋设(电力、电信、广电),避免公路街道化,组织、协调、指导各行政村把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的联系,协助县级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其三是县级交通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和指导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乡镇农村公路专管人员和各村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二)拓宽渠道,筹集资金。要使农村公路得到有效的养护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今年6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渠道,即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并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力争到2008年前,县道按每公里7000元、乡道按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按每年每公里1000元安排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同时要求,市(州)、县、乡(镇)政府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筹集和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因此,县、乡(镇)两级财政要严格按上述要求和标准足额配套筹集管养资金。在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筹集安排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同时,各行政村也应采取“一事一议”等形式积极筹集农村公路建养资金。另外,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社会各界捐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的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三)完善机制,措施到位。要使农村公路得到有效的管养,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远安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管理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农村公路专管人员要定期对辖区内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同时,要采取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积极推进市场化,实现“以钱养事”,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四)组建队伍,强化管养。要使农村公路得到有效的管养,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公路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对重点县乡干线的养护管理,要结合实际,组建专业管养队伍,配套必要的养护机械齐备。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交通部门应对农村公路养护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同时要发挥乡镇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和专管人员路政管理职能,制止超限超载,维护路产路权,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驾护航,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上一篇:林业局四评四亮工作汇报 下一篇: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