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加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3 12:24:39

企业参加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我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自20*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新制度初建期的各项工作基本完成,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基金运行基本平稳,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得到基本保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医保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我市困难企业参加医疗保险难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出来。

我市是河北省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全省又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市。全市13个县中9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因经济基础较差,国有企业比重较大,包袱沉重,企业改制相对滞后,困难企业较多,困难职工比重较大。据统计,我市目前困难企业有487户、职工13.6万人,占全市应参加医保人数的26.23%,其中:破产、关闭企业有252户、职工2.3万人。

截止今年5月底,我市已有122户困难企业,3.28万名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基本解决了这些职工医疗无保障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得到他们的热烈拥护和由衷地支持。

困难企业是指那些连续亏损三年以上的、关停、半停产、停产半年以上和已纳入破产程序的国有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佳,这些企业的职工,生活本来十分窘迫,而这些企业又缺乏参加医保的缴费能力,使职工无法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待遇。造成有病看不起、有病不敢看,导致退休人员刚刚解决拖欠退休生活费,生活刚刚好转,又进入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怪圈。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这些企业亟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以支撑,广大困难企业的职工更需要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呵护和保障。因此,如何使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广大困难企业职工身体健康及深化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拓宽医保覆盖面,必须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根据困难企业和职工的缴费能力,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采取不建立个人帐户,医保基金只负担住院的统筹办法,将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这是我市当前解决困难企业参保,采取的唯一办法。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困难企业因无缴费能力,不能参保.现已参保的困难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是由企业统一组织,医疗保险统筹金由参保职工个人替企业缴纳应由企业缴纳的医疗保险统筹金。如:第二毛纺厂、第一鞋厂等13个企业,医疗保险统筹金都是参保职工个人交纳。

二、分层次确定多种缴费比例和额度,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为解决职工个人缴费负担,可以只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不建大额医疗保险。根据缴费比例确定医保待遇,可以单独建帐、分别管理,先建几种常见病、特殊病、地方病的统筹办法。允许参加医疗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比例,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如:可以采取2.5%、3%、3.5%等缴费比例,根据缴费来确定享受医保待遇。采取先参保,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三、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管理,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灵活的缴费办法。促使这部分人员及时参加医疗保险。随着企业改制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越来越多,这部分职工大多年富力强。如:我市市区现有在各级档案托管机构,托管档案的灵活就业人员25745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只有7038人,参保率仅为27.3%。由于他们缺乏对医疗保险政策的了解,对医疗保险的接续认识不够。没有积极参加医疗保险,严重影响了当前医保基金的筹集,随着企业的改制灵活就业人员将会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主要缴费对象和基金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等他们年老以后没有医保,将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根据困难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吸纳其参保。由于困难企业的情况十分复杂,单靠分层次和降低缴费比例的办法,也无法解决他们的参保问题,因此可根据困难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统筹方案。如:对纳入破产程序的困难企业的退休职工,按我市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5%或4.5缴费,并逐年递增5.5%,一次性缴足10年,可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办法。

五、促使效益好、工资基数较高的单位和职工参保,提高医保统筹基金的共济性。目前我市中、省属企业还有7户没有参保,大大降低了我市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这些企业年轻职工多、年龄结构小,医疗费用相对较低,而因工资基数高,缴纳医疗保险统筹金多还不欠缴。如果这些企业能及时参保,将会提高我市医保统筹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使更多的困难企业和职工纳入医保统筹范围。

六、采取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缴费办法。多方筹资确保困难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时到位。在缴费方法上,可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有限的资金及时到位。采取财政出一点、解困资金拿一点、再就业基金帮一点,企业从租赁费、资产变现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职工个人适当交一点。共同负担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筹金。一是由财政和企业共同承担,采取由财政出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解决困难企业和职工医疗保险金筹集难的问题。二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承担。可根据企业、个人实际缴费能力,采取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分担比例视情况而定。三是由个人全部承担。对用人单位确无缴费能力,职工个人参保积极性高,且还有一定承受能力的,经用人单位职代会讨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单位职工集体参保的条件下,可由职工个人全部承担医保费,暂时解决单位无力缴费,职工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的问题。以后随着企业缴费能力的增强,再逐步改由企业缴纳。

七、建立困难企业医疗救助办法,多方筹措医疗救助基金。可采取社会募捐、企业认捐、医疗机构适当减免医疗费、设立无盈利医院等办法,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目前我市自行解决困难企业参加医疗保险的途径主要是两个:一是降低参保条件,降低缴费比例;二是扩大医保覆盖面,加大基金积累。参保职工越多,医保基金抗分险能力就越强。但如何解决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是个大政策,是全国面临的一个大难题,需要认真研究。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是国家尽可能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养老金一样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这样才能使那些确实无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职工享受到医保政策的惠顾,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上一篇:机械制造类技能培训思考 下一篇: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