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法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09-03 11:42:43

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法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教育行业方面,传统面授式教育与新型网络课堂教育对比日益明显,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意图,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加以改革。为达到此目的,本文特以“网络及面授双互动教学法”为研究对象与目标,通过对其内涵及实践操作的研究,在结合笔者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双互动教学构建可能性与意义予以探究,以期有所收获。

关键词:网络课堂;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就我国当下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仍主要是以面授教育为主,然而随着我国考试模式及内容的灵活多变,面授式教学由于老师及基础设施的局限,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至此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此环境条件下,要想实现传统教学与新兴网络教学模式两者逐渐合同、优势互补,双互动式教学方式已成为其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网上课堂面授课堂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学校提出了“社会化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提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机互动”和“学生和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学院2013年在开放教育省开课中践行了“四动”教学模式,通过对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探索,构建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方法,来探索和应用“四动”教学模式。设计是以全面系统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面授教学课堂和网上教学课堂――“两堂”为主线;以突出重点、讲解难点、引领要点的实时教学环节和非实时教学环节――“双环”为平行主线;以培养能力、塑造素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人与人互动和“人、计算机、资源互动”的人与资源互动――“双互动”为桥梁,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方法。

如图所示:外侧三角形线为实时教学环节(学生――计算机――教师,教师――资源――学生),内侧三角形为非实时教学环节(教师――计算机――资源,学生――计算机――资源),外圆为人与资源互动(学生――计算机――资源,教师――计算机――资源)。

二、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开放教育学院在开设的124门课程中,对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探索。

(一)面授教学课堂的建设

远程开放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形式。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这种新的模式必然要引发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日趋丰富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开放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广。因此,面授教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前提下的一种辅措施。我们的面授教学一定要纳入整个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链条中去,使面授教学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下面授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面授只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引路”,而不能是“课堂上面面俱到讲解问题”。因此在课程面授教学中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指导学生尽快掌握这门课程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适应其课程特点。2、注意做好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运用,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授课的艺术与技巧。3、在照顾教材系统的前提下,按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讲清、讲透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扫除学习中遇到的障碍。面授教学的形式可以采取专题讨论、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2013年开放教育学院开放教育所开设的124门省开课程中,强化了面授课堂的教学设计,重点抓了以教学资源光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资源整合,使学生有内容可学。在面授课堂的组织上,打破了以往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在本学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个别化导学为主要方式,教师全过程服务为特点的面授课堂教学形式。

(二)网上教学课堂的建设

多种媒体的网上学习资源是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建立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模式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调网上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是指对网上各种教学资源的科学设置及有效组合。其重要意义是:可以补充完善文字教材的缺欠,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务实是指设计的网上资源不仅结构设置科学,而且更有实用性,注重提高知识信息的针对性、新颖性,减少重叠性,陈旧性。在2013年开设的124门课程中,按照一定的进度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学,还设计了自学导读、作业讲评、期末复习、视频课程等栏目、为了帮助学生检测相应阶段的学习效果,除作业外还安排了两次在线考试。在网上教学的组织过程中,以网上课堂为主要形式,将教师在面授课堂的内容搬到网上,同时根据网络的特点,进行以“师生”、“生生”和“生机”为主要形式教学模式探索。

网上教学课堂的建设一年多,效果非常好。通过对180名学生和11名教师的调查,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实时教学环节和非实时教学环节的实现

远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学生的小组学习,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远程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环节。这些教学活动交流的方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几种,有实时交流也有非实时交流,可采用的方式比较多。教学通过面授教学、即时通讯软件(QQ)、电子论坛(BBS)三种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环节,通过电子论坛(BBS)、电子邮件(E-mail)实现非实时教学环节。

值得指出的是通过通讯软件(QQ)、电子论坛(BBS)建立视频的教师实时辅导,将学生的在线学习由非实时辅导转化为非实时辅导与实时辅导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多、更直接地得到教师的帮助,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贴近、形象。

老师在与学生交互的论坛中,得到了在平时难于得到的信息,学生的各种见解,无形中给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资料,在这种特别适合他们的品味的环境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随之高涨,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四)双互动的加强和督促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杜威到今日的每一个教育者,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充分发展的完满教育。“以人为本”首先就要确认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确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其次是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虽然信息媒体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人―机交互或是人―机―人交互,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互动的本质,技术只是为学生个体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创造环境。[1]

以培养能力、塑造素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人与人互动和“人、计算机、资源互动”的人与资源互动――“双互动”为桥梁,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两堂双环―双互动”教学模式。此模式下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教学资源学习,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

互动教学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人与人之间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另一个是“人、计算机、资源互动”的人与资源互动。在2003年接手这门课程起,我就开始注意资源的建设,建设了网络课程、网上学习环境、建设了丰富的网上课堂等多种媒体资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支持服务很完善。随着远程教育的开展,随着“两堂双环―双互动”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我感觉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2]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首先每天中午12点,教师准时登陆QQ和电大在线的BBS讨论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也在这个时间登陆,在QQ的课程群中不只讨论课程问题,也谈事业、家庭、交友、休闲等等问题,大家就象好朋友一样。我们还经常使用视频或语音聊天,大家象天天联系的朋友一样,成为一个集体。有的学生没有QQ号,不会使用,我就帮他申请,教会他使用,使每个学生不掉队,共同解决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一些手段和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还要能够主控整个学习过程,掌握教学进程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网上课堂和面授课堂双互动教学方法在开放教育省开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经验。既符合远程学习的要求,又在实践中优化了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正如学生调查所说:这种教学模式优化了学习过程,促进了我们教学创新与改革,刺激我们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应用更恰当实用的教育技术,寻找更好的理论支持。使自己的教学、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两堂、双环、双互动,适时更新教学观念,兼收并蓄教学改革成果,要付出大大超过课程规定课时的劳动量,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作者单位: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森.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创新[J]. 成人高教学刊,2003,(2):26-39

[2]刘永泽,吴大军,刘淑莲,刘媛媛.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

[3]谢江田.电大系统学习资源建设的策略选择[J]. 中国远程教育,2002,(4):38-40

[4]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2): 3-5

[5]程智.对网络教育概念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 2003 (7):60 - 61.

上一篇: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浅谈 下一篇: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师德需求与师德建设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