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阴阳学说(二):狭义阴阳

时间:2022-09-03 10:52:53

【摘要】 阴阳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初学中医者的必修科目,而阴阳的涵义实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狭义阴阳的内涵体现在“氤氲”、“混沌”、“冲和”等生命诞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理解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初学者深入领会阴阳学说的特色及中医诊疗的专长和不足,并可对改进中医基础教学工作中有关阴阳学说论述的不足和不当之处提供参考。

【关键词】阴阳学说;基础理论;中医教学

事物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必然表现为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将之归纳为相反相成的两大类别,是为狭义阴阳。狭义的阴和阳,各自都自成独立的广义阴阳意义上的形神共同体,二者都具备广义的阴的物质基础,代表的其实是一对属性相对的广义之阳。例如,火为阳,水为阴;水为阳,冰为阴;沸水为阳,冷水为阴;清水为阳,浊水为阴等等。

1 狭义阴阳的内涵

笔者认为,要深入理解狭义阴阳,还须从生命诞生的三个阶段、三种状态入手:

1.1 一级阶段:氤氲状态

此即生命从无到有的酝酿阶段。古人以“天地之气交感”来形容这一过程,而交感的过程是由一对符合狭义阴阳属性的物质之间通过异性相吸来实现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1]。”“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1]。”《素问・六微旨大论》对此亦有描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1]。”《老子》称此阶段为“道生一[2]”。

1.2 二级阶段:混沌状态

这是生命自诞生之初到基本定形之前的阶段,亦即从胚胎形成后到胎儿脱离母体前的过程。此时,生命开始分化为元阴和元阳两个部分,《老子》称其为“一生二[2]”。

由于混沌初开,乾坤方定,阴与阳的广、狭涵义之间在这里显得界限模糊。元阴亦称元精,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精华和构成形体的最精微物质;元阳亦称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就广义阴阳而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明代医家赵献可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3]。”与他同时代的张介宾亦有类似论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4]。”这说明元阴、元阳之间又具有异名同质、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的特点,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所谓“气归精,精归化[1]”。由此,则元阴和元阳亦可归属狭义阴阳的范畴,二者同属广义之阴,分别代表性质相对的“真阴之水”(元精)和“真阴之火”(元气),又共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广义之阳――元神,《老子》称之为“二生三[2]”。中医即把人看作是精、气、神三位一体,3者将伴随人的一生而存在。

1.3 3级阶段:冲和状态

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发育,历经成长、壮盛、成熟、衰老,直至走向生命的终点。先天之元精元气逐渐分化为各级组织器官,它们的功能皆由元神统领。《老子》称此阶段为“三生万物[2]”。各组织器官的特性、职能各不相同,因而其狭义阴阳属性也不同。统而言之,“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1]”(《素问・生气通天论》)。分而言之,狭义阴阳又表现为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就脏腑气血而言,气血为阳,脏腑为阴;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就气而言,卫气为阳,荣气为阴;就脏腑而言,脏为阴,腑为阳;就五脏而言,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1]”(《素问・阴阳离合论》)。构成机体的任一成分,无论其狭义的阴阳属性如何,本身必定是符合广义阴阳范畴的形神统一体,即如《老子》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

至此,广义和狭义阴阳的区别已逐渐明朗。各组织器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其间必然有某种相对固定的联系,以使机体稳步发展,由此则衍生出中医基础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以及与之相关的藏象学说。五脏的基本职能是“藏精气而不泻”,统领全身神机的元神寄寓其中。以五脏为中心,乃是中医一大特色。

2 试论狭义阴阳对中医基础教学的指导意义

2.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诊疗的特长

中医以调理脏器功能见长,其诊疗行为主要集中于“冲和”阶段,即后天发育阶段。此时,人体各组织成分已基本定形、定性,各自都有既定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同时又相互配合,维持整体上的形神合一。若身心调养不当,来自机体内外的不良因素可能会破坏狭义阴阳之间的和谐,诸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1]”(《素问・调经论》)等等;与之对应的治疗原则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等。

如果病变始自“冲和”之前的阶段,即先天阶段,对中医来说就比较棘手了。因为这类病变直接为后天发育埋下祸根,使生命不能沿正常轨迹发展,无法达到和合状态。倘若仅是先天禀赋不足,尚属可治之例;一旦先天之精气神出现质的缺陷,元阴元阳就会畸形分化,分化后的阴阳始终处于失和状态,这就不是仅靠调理功能可以解决的。因此,中医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唇裂等疾病是束手无策的。也正因如此,它自古即推崇优生优育,力争在“氤氲”和“混沌”阶段杜绝危险因素,化解危机于无形。

2.2 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阴阳理论的特色

对人体之阴阳二气,中医倾向于视元阳为人身的主导。这一理念是中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铁律。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

元阳之于人体,如同太阳之于大地。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如早晨初生的太阳,身心发育尚未健全,但朝气蓬勃;壮年时期如正午时分的太阳,光芒万丈,活力四射,体格壮盛,人格丰满;老年时期如夕阳西下,阳气衰减,动作迟缓,神机不旺,但身心健康的老人仍能发挥余热。一年当中,人体之元阳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同大自然一道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之说,常人之脉象亦有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涩、冬微沉的特点。一天之内,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人身之阳气亦有固定的生物节律。“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1]”(《素问・生气通天论》)。

可见,阳气无时无刻不在维系人的生命活动,张介宾将其总结为:“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5]。”

3 对现行中医教材中有关阴阳学说的一点看法

3.1 现行中医教材论述阴阳学说的不足之处

当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所用之各版本《中医基础理论》,都明确叙述了阴阳之间相互交感、互根互用以及相对性、无限可分性等特点,但只是将之简单罗列,过于零散,缺乏层次感,容易造成学生思路混乱。笔者试将上述内容分列于“氤氲―混沌―冲和”这一生命诞生的整体过程之不同层次,并指明其与精气神、五行等学说的内在联系纽带,避免与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现代哲学概念牵强附会而导致割裂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兼顾点、线、面的动态延展性思维方式,对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不无裨益。

现行各类中医基础教材介绍阴阳学说时,一般都能涉及狭义阴阳,而又都或多或少地忽视广义阴阳。广义阴阳代表形神统一,神为形之主,是任何生命体都必备的物质和功能属性,笔者亦称其为“绝对阴阳”或“大阴阳”;狭义阴阳代表一对性质和功能相反相成的、各自都处在广义阴阳框架下的形神共同体,我们亦可称之为“相对阴阳”或“小阴阳”。要令学生在脑海中对阴阳学说树立完整的架构,二者缺一不可。

3.2 现行中医教材论述阴阳学说的不当之处

现行各版本《中医基础理论》对阴阳的诠释可概括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这显然是将阴阳学说与西哲之矛盾论相混淆,笔者试逐一分析其不当之处。

3.2.1 阴阳对立统一

广义之阴阳并不构成矛盾,因为形质与神机分属不同概念范畴。狭义之阴阳虽然都具备物质属性,阴静阳躁的性质也显出对立制约的一面,但二者又都是相对独立的形神共同体,有独自的运行规律,任何一方太过或不及,或不按既定路径运动,都能通过机体内在机制自我调节,如调节不力,可借助外力进行干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部应该是清净无为、共同发展的和合状态,即《老子》所谓“静虚极,守敬笃[2]”。这与矛盾论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通过此消彼长而达动态平衡的观念有着本质区别。

3.2.2 阴阳消长平衡

承前所述,机体内部的阴阳二气所代表的只是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二者的比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并不是互相斗争的结果。在中医看来,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人体阴阳二气同阴邪、阳邪之间的交战过程。在疾病的发作期,正气落败,邪气暂居上风;在疾病的稳定期,正邪之间呈对峙的态势;在疾病的恢复期,人体的正气在药之阴阳的扶助下成功压制病之阴阳。治病务求正气彻底击溃邪气,而不是与之保持平衡。

3.2.3 阴阳相互转化

矛盾论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物极必反、量变引发质变;中医亦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说,初学者极易将二者混淆。其实,后者描述的是狭义阴阳之其中一方过于旺盛(或另一方严重不足)而表现于外的假象,并非阴阳之间发生了转化。例如,火郁于内,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肌表不得滋养,可见面色晦暗、手足不温、舌苔焦黑起刺,黑属水,此乃“火极反有似水之化”的真热假寒之象;再如虚寒之证,阳气无力统摄并运化水液以滋润窍道,导致水液流失,可见口唇干裂、烦渴思饮、大便秘结,重者阴胜格阳,而见面赤舌绛、手足心热,甚则出现衄证,实属真寒假热之象。中医对此会采取热因热用、寒因寒用等治法,即药性与外在假象保持一致,针对的却是隐藏在假象背后的真实病因。

人体之经络系统中,阴经和阳经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对等的,气血在阴经和阳经之间交替运行、如环无端,存在于不同经络的气血必然具有不同的功能状态,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也可姑且看作是阴阳二气的转化,但这种转化却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

此外,阴阳之间的主次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扶阳抑阴是常态,阴乘阳位为失常;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虽也有主次之分,但主次双方却不是一方独大,而是始终处于斗争状态,条件成熟时可以互相转化。

参考文献

[1] 牛兵占,陈志强,徐树楠等编著.中医经典通释:

黄帝内经.第2版.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6:209~434.

[2] 王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老子.第1版.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36~48.

[3](明)赵献可.医贯.2009年版.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9:15~16.

[4]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2006年版.上海:第二

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175.

[5]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第2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80:43.

上一篇: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医 下一篇:“五劳”伤身 中医预防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