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阴阳自和小议

时间:2022-08-27 09:47:18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16-01

《伤寒论》第58条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该条文说明在疾病过程中,或因病邪或因治疗造成正气受损,可以依靠自身“阴阳自和”达到自愈。怎样理解“阴阳自和”?“阴阳自和”的实质是什么?历来虽有散见论述,但尚嫌未尽如人意。笔者学习《伤寒论》,拟就此浅述后后,抛砖之举,望同道赐教。

关于“阴阳自和”

对于“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理解,历来存在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为大致有两派:一派认为阴阳能够自和,如尤在泾:“阴阳自和者,不偏于阴,不偏于阳,汗液自出,便溺自调之谓。汗吐下亡津液后,邪气既微,正气得守,故必自愈”。一派认为阴阳不能自和,如柯韵柏:”其人亡血,亡津液,阴阳安能自和,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阴自亡血,阳自亡津。益血生津,阴阳自和也。要知不益津液,小便必不得利,不益血生津,阳阳必不自和。”两种观点虽各有道理,但要知道阴阳能否自和,就要从阴阳自和的实质说起。考仲景原文,“阴阳自和”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在使用汗、吐、下等治法之后,邪气已(微)去,正气受伤而阴阳失衡的情况下,人体阴阳的自趋调和,疾病因而自愈。对于“阴阳自和”仲景在此并未详细说明。笔者认为,人体阴阳之所以能够自趋调和,是因为人体自身具有一种能力,即阴阳自和力。近人刘渡舟教授亦认为:“阴阳自和,主要靠机体内部的调节。若通过患病机体本身的能动作用,使阴阳得以调整而达到自和,病人就可以自愈”。阳阳失衡则为病,阴阳平衡则病愈。阴阳自和力就是维持阴阳平衡的能力。

关于阴阳自和力

阴阳自和力的产生,《伤寒论》虽无条文明确说明,但认真分析,“阴阳自和”四字可以得到解答。“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祖国医学用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阴阳之间既是对立的,又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内经》概之“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正是在这相召、相临、相错的矛盾运动中,阴阳对立双方达到了统一平衡。这种阴阳的矛盾关系在人体中亦属同理。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维持在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所谓相对动态平衡,一是指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二是指平衡不是静止的,是此消彼长运动状态下的平衡。既然不平衡是绝对的,就表明人体阴阳之间始终存在着偏差,要协调这种偏差,人体自身必须具备一种能力,这就是阴阳自和力。也就是说“阴阳自和”是一种能力,阴阳平衡是这种能力维持的状态。

在生理情况下,阴阳自和力维持着正常的阴阳偏差,在病理情况下,阴阳自和力受到损伤。维持正常阴阳偏差的能力下降,阴阳偏差也随之加大。阴阳自和力为何下降?究其原因,是产生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受到损伤。那么,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病理基础。纵观六经病证发生发展全过程。可以说阳气、阴液的损伤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

阳气的损伤贯穿在六经病症的始终。寒邪侵犯太阳,遏伤卫表之阳气,出现恶风、恶寒等症侯,如因治疗不当或因素体阳气不足,又 可造成邪气内传,伤及在里之阳,如过汗伤及心阳的桂枝甘草汤证;伤及肾阳的真武汤证;误下伤及脾肾阳气的四逆汤证等。若寒邪内传三阴,损伤阳气就成为其主要病理,如273条:“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286条:“少阴病,脉微…… 亡阳故也。”故有的学者认为:损阳伤正是《伤寒论》的病理基础。

阴液的损伤亦是贯穿六经病证的始终。或因太阳风温热邪灼津;或因误治损阴耗液;或因呕吐自利阴液亡失;或因寒邪入里化热,邪热煎熬;或因阳气受损不能生化固摄等。如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186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384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等等。皆是阴液损伤的明证。故有的学者认为:一部《伤寒论》始终均是救津液。 随着病邪的由表及里,阳气、阴液的损伤由微而甚,阴阳自和力,也就逐渐衰减,所以说《伤寒论》六经病的治则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和“存津液”的基本精神。当阳气或阴液恢复到一定程度。阴阳自和力逐步恢复,自身协调机制就可得以发挥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体阳气,阴液是产生“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

关于治愈与自愈

阳气、阴液是产生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那么,其基础的雄厚与否,就决定了阴阳自和力的大小。在疾病的过程中,邪气的盛衰,治疗的当否,影响着阳气、阴液的储备量,进而影响到阴阳自和力。邪气不盛,对人体阳气、阴液损伤较小,对阴阳自和力损伤亦小,自愈的可能性就愈大。如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寒邪初犯太阳,其邪不盛,阳气损伤较小,阴阳自和力较强,可通过自衄的形式祛邪外出,不药而愈。它如8条、95条等皆是。如邪气较盛,对人体阳气、阴液损伤较大,阳阳自和力损伤亦大,不能发挥协调阴阳偏差的作用,因此,必须借助药物来促使阳气、阴液的恢复。在《伤寒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阳明病和少阴病这两个阶段。病至阳明,随着热邪的加剧,临床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254条)等危重症侯,阴液有消耗殆尽的趋势,这时仲景强调“急下之”;病至少阴,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症侯,若在此基础上出现脉沉等症侯,表明阳气大虚,这时仲景强调“急温之”。(323条)为何要“急下之”“急温之”?这是因为阴液、阳气的损伤太大。随着邪势的加剧,产生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将完全丧失,只有“急下之”“急温之”才能力挽将竭之阴液、阳气,重建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当阴阳自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能够协调阴阳平衡时,仲景又强调“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药物建立起来的阴阳平衡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自身机能的完善,即阴阳自和力的完善,阴阳平衡才能稳定维持。一个“必“字,凸显仲景对阴阳的自和力的重视。

结语:

对《伤寒论》“阴阳自和”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人体阴阳自和力的物质基础是阳气和阴液,在疾病过程中,时刻注重“扶阳气”“存津液”就是疾病向愈的关键。祛除邪气虽是保护阳气、阴液的重要手段,但须施之得当,方能避免医源性损伤。如仲景在桂枝汤方后强调发汗应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并预设众多误治条文,可见对人体阳气、阴液的重视。当邪气已除,阴阳自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又不可过度医疗,用药物来取代人体自身阴阳平衡的维持,此即是“阴阳自和”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下一篇: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1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