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及体会

时间:2022-09-03 10:46:08

急诊科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及体会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经验,对急诊科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根据我院风险管理的经验,对风险因素及风险应对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急诊科;风险管理;体会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质量管理成为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急诊医疗护理行为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事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至突发伤,批量伤病员的救治,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是护理事故、纠纷的高发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结合操作纷繁的护理行为,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努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使医疗高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多年以来,我院对急诊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风险因素分析

1.1 微生物风险 急诊科处于医疗工作的前沿,昼夜不停地接待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近距离接触携带有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其中有些患者具有接触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艾滋病等) ,若紧急救治时,来不及询问病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徒手进行操作,极易发生感染。医护人员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受害人群,因此生化因素是潜在护理风险之一。特别是在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不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发生医疗锐器损伤,将大大增加职业感染的发生几率。有报道医院职工被HBV、HCV、HIV 污染的针和锐器刺伤或碰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 %~30.0 %、0.4 %~6.0 %、0.25 %~0.4 %。

1.2 物理化学风险 使用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是急诊科常用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制剂等,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空气消毒灭菌用的紫外线、臭氧等也对人体有害,可引起紫外线眼炎、皮炎,高浓度臭氧吸入后还可引起胸闷、气急、肺水肿等。对这些理化因子不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可能给医务人员造成多种伤害。

1.3 暴力风险 在医院诊疗场所发生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已经成为受到关注的社会安全问题。而急诊患者大多病情急且带有紧张情绪,来到医院无论病情轻重,均希望医生、护士立即为其诊治,若被怠慢则怨言重重。急诊科的就诊患者组成成分较复杂,个别存在醉酒、打架、斗殴、吸毒等情况,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满就将怨气出到护士头上,轻则恶语伤人,严重则动手打人。有报道,医院暴力占医院职业安全事件总数64.48%,其中心理暴力49.12%,身体暴力15.36%。

1.4 心理风险 急诊室医护人员处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就诊患者数量多,急危重患者多,患者病情各异且时常波动,实施抢救多,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紧张压抑心情长期得不到宣泄, 极易导致身心疲劳;经常面对患者死亡的负性刺激;患者及家属情绪焦虑、激动、易激惹。这些都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长期处在此种状态会增加心理负荷、危害心理健康。所有急诊临床医师均要接受初级、高级心肺复苏及初级和高级创伤学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急诊科注册医师。

2 风险应对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护理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也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出急性中毒、多发伤的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抢救预案,实行程序化抢救。结合急诊科工作特点,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如《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意外停电、火灾应急预案》等,让护士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抢救方法。加强“三基”培训,使技术操作规范化,要求掌握吸氧、吸痰、输液、输血、洗胃、导尿、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等急救技术,掌握心肺复苏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仪等的应用。

2.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慎独精神、敬业精神 ,适应医疗护理模式变化,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观念,对危重患者要求5 min内接诊,并严格做好急救护理记录,记录入院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内容,使患者在就诊、检查、抢救、观察等环节上前后衔接,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促进理解 患者享有生命健康权、医疗护理权、知情同意权等,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爱护患者,增强护患情感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护理过程中,根据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用患者及家属易懂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谈,在执行各项治疗操作前应落实告知制度,使他们真正明白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目的,减少护患矛盾。

2.4 合理统配资源 弹性排班,增加高危时段的护理人力,特别是中午和夜班的护理力量。设立护理二线总值,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特殊情况时,统一调配全院护理人力,从而避免因贻误抢救时机引发纠纷。

2.5 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也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约束力。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2.6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自我保护的法律,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执业风险可控制的一面就是人为主观因素,所以护理人员要做的就是从这一方面来减少风险概率, 积极实施护理安全措施。

2.7 加强急救药械管理 严格执行急救药械管理制度,确保急救药械处于备用状态,禁止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数量不足等情况发生而影响急救护理效果,引发纠纷。

3 体会

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实行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不断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不仅能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护理投诉和纠纷,同时能提高急诊护理的整体水平,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沟通能力和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急救药械管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合理统配资源,是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

上一篇: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下一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