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债权确权程序总结

时间:2022-09-03 08:33:40

海事债权确权程序总结

根据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十章第113条至第115条的规定:"债权人向海事法院申请登记债权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债权证据,包括证明债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公证债权文书,以及其他证明具有海事请求的证据材料。海事法院应当对债权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对提供债权证据的,裁定准予登记;对不提供债权证据的,裁定驳回申请。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证明债权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者公证债权文书是真实合法的,海事法院应裁定予以确认。"可见债权的审查确认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登记的债权能否得到法院承认,以及可否优先受偿。本文将从五个部分来总结海事债权的确权程序:

一、债权登记的范围

债权登记是法院对债权进行审查、确认的前提条件。依照《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对于拍卖船舶的,"与被拍卖船舶有关的债权"可以申请登记;对于"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与特定场合发生的海事事故有关的债权"可以申请登记。《海诉法解释》第八十七条将"与被拍卖船舶有关的债权"进一步限制为"与被拍卖船舶有关的海事债权"。

二、债权登记的提起与受理

(一)申请债权登记的开始时间

依照《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海事法院"裁定强制拍卖船舶"或"受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公告后,债权人可以申请债权登记。也就是说,债权登记的启动条件有两个: 一是海事法院裁定强制拍卖船舶的公告,二是海事法院受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公告。

(二) 债权申请登记的时限

关于申请债权登记的时限,《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海事法院裁定强制拍卖船舶的公告后,债权人应当在公告期间,就与被拍卖船舶有关的债权申请登记。公告期间届满不登记的,视为放弃在本次拍卖船舶价款中受偿的权利。

《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海事法院受理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公告后,债权人应当在公告期间就与特定场合发生的海事事故有关的债权申请登记。公告期间届满不登记的,视为放弃债权。"

(三) 对债权进行登记所需证据

《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债权人向海事法院申请登记债权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债权证据。债权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公证债权文书,以及其他证明具有海事请求的证据材料。"对不同的债权证据有不同的处理,在《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六条分别规定: "债权人提供证明债权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者公证债权文书的, 海事法院经审查认定上述文书真实合法的,裁定予以确认。""债权人提供其他海事请求证据的, 应当在办理债权登记以后,在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的,应当及时申请仲裁。"

(四) 对登记的处理

这里讲的处理是指债权人申请登记后, 海事法院内部如何处理的程序。目前, 各海事法院都把海事债权登记当作诉讼案件来看待,即立案庭受理了债权人的登记申请后,把案件移送到审判庭审查,由审判庭作出是否准许登记的裁定。《海事诉讼法》将登记债权的审查确认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债权人提供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公证债权文书证明其债权的情形:二是债权人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债权的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债权的审查确认相对简单,因为债权已经通过诉讼、仲裁或公证程序得到了确认,所以只要查明确权文书是真实合法的,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就应裁定承认这些债权。在第二种情形下,由于债权人提供了其他证据,而这些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是否能够证明债权的存在、性质和金额,需要经过一个确权程序,通过审理才能得到确认。

三、确权诉讼的管辖制度

涉及确权诉讼管辖的法律条款有两个,分别是《海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债权人在办理债权登记后,应该在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通过诉讼解决确权问题。但是,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的,应当及时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解决确权问题。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在债权登记前,债权人已向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以外的海事法院的,受理案件的海事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至登记债权的海事法院一并审理,但案件已经进入二审的除外。

解读上述两个条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 确权诉讼案件由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专门由特定的法院管辖。专属管辖是排他性管辖,它既排除了任何外国法院对诉讼的管辖权, 又排除了诉讼当事人以协议方式选择国内的其他法院管辖。确权诉讼以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专属管辖为原则,法律虽未直接规定本条可否定管辖协议, 但依专属管辖的排他性, 无论是否有管辖协议, 申请人在登记债权后只能向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但上述专属管辖存在两个例外:

1.仲裁(主管)例外。关于纠纷是以诉讼抑或以仲裁的方式解决, 涉及主管问题。法院与仲裁机构在民事纠纷主管问题上的关系是:对于属仲裁机构又属法院主管的纠纷,具体由谁主管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双方当事人存在仲裁协议的, 法院不主管。因此,即使确权诉讼案件专属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管辖,但如果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则债权人应及时申请仲裁。

2."案件已经进入二审"的例外。何谓《海诉法解释》第89条规定的"案件已经进入二审",司法解释无进一步的规定,审判实践中如何判断也易生争议,可能的认定标准有:以向海事法院递交上诉状为准;即使当事人已递交上诉状,也可能存在案卷尚未移送二审,或二审法院收卷后未立案受理,故有第二种判断标准, 即以二审法院受理上诉为准。二审程序因当事人上诉而启动,不过二审法院对上诉还需审查,只有上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予以受理。但如果以二审法院受理上诉作为案件已经进入二审的时间标准,那么在当事人已上诉、二审法院受理前该案仍得移送,此时,该案是否生效,受理债权登记的法院应如何处理等问题将无法解决, 因此,"案件已经进入二审"应理解为当事人已提起上诉。

四、确权诉讼的审级设置问题

确权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制, 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审终审的原则是相背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从海事诉讼的实际出发,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而对拍卖船舶债权登记的部分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其出发点无疑是积极的。但是, 仅仅因为这样的理由, 就做出与民事诉讼法两审终审原则相背离的规定, 却不能说是科学的, 因为它在诉讼程序上不适当地剥夺了当事人用上诉的机会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

五、提起确认程序案件的时限规定问题

海诉法对确认程序没有任何时限规定,这对于诉讼程序而言,无疑是海诉法立法上的一大遗憾。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海诉法进行解释时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 对于已登记债权人何时应当提起确权之诉作了规定。根据《海诉法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债权人依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向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的,应当在办理债权登记后七日内提起。因此依据《海诉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向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提起确认之诉的,或者债权人依据海诉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向受理债权登记的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的,应当在办理债权登记后的七日内提起。

参考文献:

书籍:

[1]司玉琢--《海商法专论》

[2]冯明岗--《我国海事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期刊:

[1]关正义、郭凌川--《海事确权诉讼的审级设置问题》

[2]于耀东--《海事诉讼法登记债权的确权程序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海商法年刊)

[3]关正义--《海事确权诉讼的审级设置问题》

[4]温守一、韦颖--《完善海事债权登记制度之构想》

[5]王茂--《审理海事确权案件之我见》

[6]徐俊强--《海事债权确权诉讼调解案评析》

上一篇: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的工伤... 下一篇:论幽灵抗辩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