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时间:2022-09-03 07:36:52

论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摘要: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及其表现形式是初学会计人员理解会计内容的一把钥匙。为了恰如其分地引领初学会计人员学好这一命题,有效地把握会计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及其运动的内涵、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制造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特点等。对初学会计人员学习会计将起到拨云见雾的作用。

关键词: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的内容;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资金运动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37-02

1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及其运动的内涵

从所周知,制造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所拥有或控制的一定量的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无形资源等财产物资。这些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数额的统称,就是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它是一个价值范畴。

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要实现价值的增值。为此,制造企业就要将其拥有或控制的经营资金不断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经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对资金的使用和耗费,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市场销售出去收回货币,实现经营资金的增值。这种企业经营资金的投入、使用耗费、销售和收回的过程,称为资金运动。制造企业经营资金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不断地运动的内容就构成了企业记账、算账、报账的主要内容。

2制造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1资金的取得和投入阶段

也称生产过程的准备阶段,或称产品生产要素的储备供应过程。这是指制造企业通过接受投资和举债等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用的资金,并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劳动工具和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取得的渠道不同,其归属权也不同。通过接受投资取得的经营资金,其归属权为投资人,故称股权资金,会计上称为所有者权益;通过举债取得的资金,其归属权为债主,故称债权资金,会计上称负债。筹集资金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始。制造企业筹集到的资金一般多表现为银行存款或者现金,因此,将其称为货币资金形态,其实物形态为货币资产。当制造企业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和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为生产做好准备时,其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其实务形态表现为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流动资产。

例如,假设甲乙丙三人各出资三分之一注册资本人民币120万元组建ABC服装公司。公司收到每位投资人缴来的投资款40万元,共计存款120万元。这120万元资金的所有权归甲乙丙三个投资人,在会计上称其为所有者权益;假设该公司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还向中国银行申请借款80万元。而这80万元的归属权为债主――中国银行所有,因此,会计上称其负债。到此时,该公司通过接受投资和借债等方式,筹集到了生产活动的启动资金200万元。因其是以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状态存在的,故称其为货币资金形态。

再假设该企业将取得的资金用100万元购买布匹及辅助材料等,用50万元购买缝纫机等机器设备,为生产服装作好准备。到此时,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50万元,形成了企业的生产工具,会计上称固定资产,而用于购买布匹等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劳动对象等流动资产,为生产储备了劳动要素。因此,企业的经营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也就是说该公司筹集到的200万元钱,投入了150万元为生产服装储备设备和布匹,准备好了生产服装的条件,可以随时为服装生产提供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劳动要素,故称为供应过程。

2.2资金使用及耗费阶段

也称生产过程,这是指生产工人开动机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出产品,也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当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三要素的耗费便构成了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具体到产品对象上面便构成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这一阶段中,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一般要发生两次形态变化。首先,当生产工人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对原材料等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其形态,但尚未完成加工过程达到设计要求时的产品,称在产品;当继续加工达到可以独立成型的产品时,称半成品;凝结在在产品和半成品上的资金,称生产资金。当生产工人对在产品、半成品再进一步加工达到设计要求,并验收入库后,称产成品。凝结在产成品上的资金,称成品资金。

假如ABC公司将购买的100万元布料,按照预先设计的服装样式由服装生产工人对其进行裁剪成8000套服装的配件,然后再进行缝制,在未形成完工的成品衣服之前的服装称为在产品;该企业为生产这8000套服装所垫付布料价值100万元与生产过程中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假设为20万元)和缝纫机的磨损价值(假设为1万元)等共计121万元便构成了这批未完工服装的生产成本,会计上将这种形态的资金称为生产资金。

假设当缝纫工人对这批服装进一步加工,再支付生产工人工资20万元,服装达到设计要求,并验收入库后,会计上称这时的服装为产成品。到此时,公司为生产这批服装共垫付了资金141万元,这就是这批服装的生产总成本,并将这种形态的资金称为成品资金。

2.3资金的收回和退出阶段

也称产品的销售和分配过程。这是指企业将完工入库的产品通过市场卖出去收回货币,并按照国家的财务政策进行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企业卖出产品,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后,其经营资金又从成品资金形态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制造企业取得产品销售收入后,首先要进行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首先要补偿在生产过程中垫付的资本,如产品销售成本、期间费用等;其次要向国家尽纳税义务,形成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完成这些补偿后的剩余才形成产品销售利润。

产品销售利润是制造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内容,在制造企业没有其他业务利润的情况下,它就是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

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形成后还要继续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计算缴纳所得税额,形成所得税费用。当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才形成企业的净利润额。最后,再按照国家现行的分配政策对净利润进行再次分配,形成应付股利、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通过上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后,形成的应缴税费、应付股利等负债随着支付行为的发生,企业的经营资金就退出企业了;而从收入中收回的垫付资金(即生产成本和有关费用)和提取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将参与企业的下一资金循环周转。

比如,ABC公司将生产出来的8000套服装,假设根据市场行情以每套400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取得产品销售收入320万元。同时,随着销售的实现,这批服装的生产成本141万元便转化为产品销售成本,再假设同期还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10万元,计交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则该企业的销售利润就为149万(320万―141万―10万―20万)元。在没有其他业务利润的情况下,这便是该企业的利润总额。

当该公司按照规定的所得税率计交的所得税为37.25万(149万×25%)元后,则企业的净利润就为111.75万(149万-37.25万)元。

对111.75万元净利润,再按照政策规定的比例(10%)提取盈余公积11.175万元,经股东大会决议向投资人分配利润60万元,则未分配利润就为40.575万(111.75万-11.175万-60万)元。

经过上述分配后,该公司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37.25万元和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60万元以及销售税金及附加20万元,共计117.25万元随着支付行为发生将退出企业的下一个资金循环;而收回的成本费用151万元(141万+10万)和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51.175万(11.175万+40万)元,共计202.175万元将参与企业的下一资金循环,并与上一循环中留存固定资金49万元一起从事下一循环的生产经营活动。到此时,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下一生产过程循环周转的总资金是251.175万(202.175万+49万)元,与上一循环周转的生产过程相比,规模扩大了51.175万(251.175万-200万)元。这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

ABC公司的资金循环周转内容可用下列简图说明:

从上图可以看出:制造企业的经营资金通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经过资金的取得和投入、资金的使用和耗费、资金的收入和退出三个阶段,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继而资金周而复始,往复无穷地循环构成资金周转。

资金周转从表面看是资金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实质是开始的货币资金与结束时的货币资金在量上的变化。

比如ABC公司循环开始的货币资金是200万元,最后收回的货币是320万元,比开始时的货币增加了120万元,这就是资金周转的实质。企业资金每循环周转一次,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一般就扩大一次,社会财富就增加一份,人类社会就前进一分。在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表现出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

3制造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特点

3.1制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表现出两种属性,即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表现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要素;资金运动在显著变动状态下,表现出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要素。制造企业资金周转及其表现形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2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在运动过程中体现了并存性、继起性、补偿性和增值性等特点

资金运动并存性,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等五种形态同时并存;资金运动继起性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是顺序地从前一种形态转化为后一种形态,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资金的并存运动是继起运动的条件,继起运动的结果又形成了并存运动,相互联动完成经营资金运动全过程。资金在运动过程中还具有补偿性。这是指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消耗的数额必须在取得的经营收入中获得补偿,否则企业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时资金运动也是增值的过程。就是说所获得的经营收入,除补偿耗费掉的资金数额外,还应有多余,否则企业就无法发展,社会就无法进步。总之,企业资金运动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在耗费上补偿,在价值上增值。

参考文献

[1]邵改如.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形式及特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51(8).

[2]赵士信.会计对象之探讨[J].会计研究,1995,(7).

上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经济思考 下一篇: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存在价值与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