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03 06:38:57

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文字契约,并不能保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稳定关系。要想维持这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就需要构建依赖和真诚的雇佣关系,培育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本文借鉴众多学者关于员工忠诚度的研究,构建了基于环境―企业―个体(3E)的员工忠诚度模型,并就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加强员工忠诚度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员工忠诚度 企业―环境―个人(3E)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企业间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他们对人才资源的争夺也日益加剧,这使得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高、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商业机密泄漏等忠诚度偏低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增加了极大的成本和风险,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认识员工忠诚度的价值并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从而通过制定针对性策略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员工忠诚度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它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忠诚度是员工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深化和延伸。

二、基于环境―企业―个体(3E)的员工忠诚度模型构建

1、模型的构建

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结合他们提出的理论成果,本文提出关于环境―企业―个人(3E)的员工忠诚度模型,如图1所示。

2、模型的含义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企业环境包括员工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员工流动、培训制度,这些因素既影响了员工的舒适度、安全感,又影响了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策、行业竞争力、金融环境、国际发展状况。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行业竞争压力不大,金融环境和国际发展状况良好,这是国家经济复苏乃至繁荣的征兆,这会给员工和企业带来安全感,进而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2)企业因素。企业因素包括工资报酬、福利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性质。企业待遇优厚更容易留住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恰当也会减少员工的流动,工作性质具有挑战性,更容易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员工和顾客两种因素。员工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顾客的忠诚度。员工因素包括领导的魅力、企业发展潜力、员工性格、同事关系、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顾客因素包括个人情感、自身素质和消费能力。

三、环境―企业―个人之间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1、环境因素的客观影响

社会环境支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本行业之间的形象和地位。若企业的行业地位提高,就会增加企业的发展潜力,给予员工美好的憧憬,员工流动的现象就会减少。此外,企业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员工工作交通便利,生活的必需品容易购买,生活便利,会吸引员工长期在企业发展。企业内部环境对员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上下员工的集体意识、工作作风等都受它的影响,它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好的企业文化能增加员工之间的向心力,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2、企业因素内部的影响

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它给予了员工物质上的需求,是员工日常生活的保障。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能够鼓励员工更加努力、高效的工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安排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激励员工、培训和考察员工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忠诚度。目前,很多企业仍然没有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忽略了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即使是认识到这一重要性,但制定上的不科学造成企业对待员工不公平、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时常发生。而这种不良现象也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甚至导致员工消极怠工、抱怨增多,小道消息弥漫,人心涣散。企业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也不一样,一般男性员工比较喜欢负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要在分配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每位员工适合什么样性质的工作,如果分配合理,就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3、个人因素的偏好驱动影响

一般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员工越希望在企业实现自身的价值。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员工都渴望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技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培训机会少并且晋升空间小,容易使人失去工作的激情。若企业能提供有效培训和设计良好的晋升通道,会让员工始终感觉到自己在企业有发展空间,从而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使忠诚度增强。此外,企业的顾客是否持续地购买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获得成功。而员工对顾客的所作所为又决定了顾客再次惠顾和向其他人推荐产品的可能性,这两个因素也就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状况。为了确保顾客能够不断惠顾,顾客忠诚度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种种迹象表明,顾客忠诚度的高低是由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高低来决定的。同时顾客的忠诚度与其个人情感、自身素质及购买能力也息息相关,图2为企业员工、顾客对企业的影响。

四、员工忠诚度的管理策略

1、培养企业对员工的忠诚

忠诚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双向行为,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企业要求员工忠诚的前提是企业首先应对员工忠诚。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员工忠诚: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置人性化的员工行为准则,建立与员工互信的沟通机制;因人设岗与因岗设人相结合,实现人岗相匹配;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给予合理薪酬;建立共同愿景,并融入企业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组织环境;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高诚信度的领导团队。

2、实施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员工奖励制度

奖励制度的设置,应该基于消费者满意度,而不是下级的自评分或者上级的考核,更不是同事之间象征性的评分。实施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员工奖励制度的具体做法有:调查当前消费者和在此之前的顾客的消费满意度,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计量的准确性;通过顾客投诉、顾客期望、顾客重复购买行为等方式,间接计量顾客满意度;提品或服务要与企业的价值目标相结合,避免过分讨好顾客,忽视企业效益;委托中立机构协助调查,保证顾客满意度调查客观公正;高管要高度重视顾客满意度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

3、实施全面薪酬制度

全面薪酬不仅要超越传统“工资+奖金+福利”的狭窄的薪酬观念,还应该包括对员工的关怀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全面薪酬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如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鼓舞人心的领导方式;不仅关心员工个人,也关心员工家属等等。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从感性方面获得员工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陈耘、赵富强、张红:企业员工忠诚度整合管理研究――基于环境-企业-个体(3E)模型[J].财会通讯,2012(9).

[2] 白晓玉:关于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10(17).

[3] 王瑞:浅谈企业员工忠诚度[J].中国外资,2011(16).

[4] 周灿:极度用人[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5] 吕奇霖:中国式管理89个关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社会发展进程中女性就业遭歧视的成因及其对策 下一篇:醉驾与相关犯罪的界限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