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原因及护理

时间:2022-09-03 05:41: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原因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观察。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便秘的原因有手术因素、卧床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及环境的改变,做好术后护理并加强排便训练指导,给予腹部按摩,饮食指导。结论 根据便秘的因素针对性护理能尽快解除便秘,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便秘 护理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以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为主要表现。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由于卧床、手术、疼痛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便秘发生率可高达75% [1]。便秘在临床上多为长期持续存在,病因多样,症状扰人,患者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便秘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如下。

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2岁,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如完善各项检查,均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发生便秘45例,便秘出现于术后3~6d,发生率75%。

1 便秘的原因

1.1卧床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由于创伤和上下躯干需保持同一轴线上,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

1.2手术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多采用全麻,使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胃肠蠕动消失,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松弛,术后镇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的收缩,增加胃肠张力,增强肠腔内压,使胃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由于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恐惧、焦虑等,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导致抑制便意的情况。

1.4 年龄因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老年患者饮食过于精细少渣,高纤维素食物少,肠道内水分缺乏,菌群失调,排便肌群收缩力下降,排便动力减弱,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过多等,引起便秘。

1.5 饮食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或术后患者,因疼痛,禁食或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的内容物缺乏,而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老年患者食欲减退,只进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饮水量减少,这些都可以导致便秘。

1.6 环境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术后需长期卧床,面对生活的改变,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容易造成便秘。的改变,使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的便意 。运动量减少是便秘比较常见的问题,甚至比药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更容易便秘,但是并不意味着患者术后要加大活动,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可能需要卧床休息,移动,特别是弯腰等活动都会导致手术恢复效果不佳,甚至会引起患者的疼痛感,所以术后不宜过大幅度的活动。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地熟悉环境,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及其重要性。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排便,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方面的应用,一般在讲解了便秘的原因和缓解方法,患者自己和家人都会比较接受,特别是很多患者在术前都存在一定便秘现象,对便秘习以为常,但是如果超过1w还未排便,患者及家属会有所担心,并且患者自身的身体不适感也会更强烈,从而产生心理的恐惧,导致食量下降,身体营养成分减少,这样非常不利于身体的恢复,特别是术后的恢复,更加需要身体营养的供给,长期便秘不仅导致营养不能很好的摄入,更是容易导致体内毒素的堆积。对身体较弱这,这种毒素还会引起一系列肠道疾病,例如肠炎等。

2.2合理使用缓泻药物 对于3d未排大便者,服用缓泻药物。应用开塞露40~60ml,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d未排便者,遵医嘱给予灌肠。一般情况下,药物不可过量使用,很多患者因为急于见到成效而要求加大用量,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一定要叮嘱和监督患者不要过量使用,特别是对家人的嘱咐。而一般通过中西医方式,都会起到一定排便效果,除了用灌肠和药物处理排便,还可以通过一定腹部的按摩,但是一般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按摩常识,否则很容易导致术后伤口恢复不佳等问题。

2.3 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应保护其隐私,可让家属、探视者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必要时可用屏风遮挡;打开窗户和收音机、电视机,利用芳香剂除臭剂,避免患者因担心排便声音及气味影响同室其他患者而抑制排便;给患者提供充足时间,避免在排便时急于完成护理及治疗工作而催促患者,导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净大便,使大便过长时间贮留于肠内而产生便秘。在患者出现便秘时,无论是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调整好情绪,不要显露过分的担忧,这样会导致患者自身情绪的低落和紧张,要给与患者一定希望,和放松情绪,告知便秘问题的普遍性和有效治疗方法。减少情绪影响导致便秘的产生。

2.4 健康宣教

2.4.1排便训练指导 需要向患者告知便秘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处理办法,已经便秘对身体的影响,那么患者不断可以认真的了解你所宣教的知识,更加会引起他对该问题的重视,这有利于健康宣教的效果执行。便秘的影响个人食欲,导致腹胀和毒素的积累,年轻人便秘会导致面部痤疮的生长,脸色的变化等。但是一般老年群体都会存在一定的便秘问题,这是由于新陈代谢变慢所致,但是并不可以因为便秘寻常就可以忽视。每天定时引导患者排便,尤其是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敏感,最易建立生理条件反射,引发排便 ,可使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运动,可伴腹式呼吸进行, 4~6次/min,持续5~10 min,以增加腹压,增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向下移动。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

2.4.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软硬冷热相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另外多添加富含纤维素及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粮等;经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导泻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疾病禁忌的情况下饮水不少于2000 ml/d, 晨起和晚餐前各饮水300ml温盐水以清洗肠胃,促进肠道蠕动。

2.5 按摩

2.5.1穴位指压按摩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于每日排便前10 min进行, 取穴位天枢穴( 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而重, 逐渐加重,3~5min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 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min。支沟穴( 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 尺桡骨之间) 手法同上, 3~5min后见效, 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 可反复交替按压, 直至排便[3]。

2.5.2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临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脐周。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屈曲, 腹部放松,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于下腹,绕脐周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准,1 次/d, 10~15min/次[4]。腹部按摩要讲究手法,避免对患者腰部的牵动,否则会导致患者腰部恢复不佳或其他问题的出现。

3结论

近年来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脊椎科护士应转变观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便秘教育。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和分析发生原因,尽量少用药物治疗,采用按摩、湿热敷等方法,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影响,既能有效解决便秘症状,又能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的彻底康复。

一般骨科患者由于长期的卧床休息,活动量少,饮食不合理等导致便秘的事情十分普遍,粪便在肠道类的移动变缓,滞留的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会导致便秘。针对这些原因,一般都是通过首先舒缓患者的情绪,缓解自身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石敏.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21.

[2] 张 丹,李一凡.排便训练法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0,34(12):945-946.

[3]封志英. 介绍一种指压按摩解除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 (7) :4911.

[4] 陈美琴,肖维艳. 食疗加脐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J]. 护理学报, 2006 ,13:233..

上一篇:利多卡因持续微量泵泵入在乌头碱中毒救治中的... 下一篇:不同剂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麻醉对心脏直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