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质

时间:2022-09-03 05:13:35

浅析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质

【摘 要】在班集体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化人才本文就差异教学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差异教学的措施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因材施教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从古到今,差异教学理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现已经成为中外许多教育家研究的重要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本文我们有必要对差异教学应对措施谈谈自己观点。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而是要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尽力捕摄他们潜在的各种能力,循循善诱,使他们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社会有用之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不同规格的需求。其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需要,在所学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习惯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每位学生扬长避短,各尽其才。

二、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具体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的提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可看待人的能力。巴班斯基提出的课堂教学优化理论,它力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都达到优化的程度,而且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效果也是最优化的。

三、差异教学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差异教学不是个别化教学,它与其他概念的本质区别是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关注的则是“教如何更好的为学服务”。差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差异教学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是全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教和学是不可分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并认为任何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教学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差异教学既看到学生的共性也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人才。差异教学既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又不消极的适应学生差异,而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四、差异教学的具体措施

第一,正确认识差异与公平的相互联系

实施差异教学,必然在表现上会存在对学生要求的差异,教师要尽量的和家长和学生交流,以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差异评价的偏见和不理解。进行差异教学评估的目的也是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使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

第二,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

传统的评估的唯一方式是考试,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差异评估侧重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要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会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

第三,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教学

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中制、统一性、教学内容单一性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目前我国教学的班级规模大多数在40—6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如何缩小班级规模,增加教学设备,分区域,按条件,由点到面地进行小班化改革是实施“差异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关键。

第四,构建多样化课程结构,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机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尽快地建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线。

第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我们要切实实施个别化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该采用课程本位评量方式,即采用教材原有之评量表或教学目标作为评量的参考依据,再配合其他现有之测验、观察、表现等方式作为学习能力基础分析之参考。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科学定位,做到胸中有数。2、教师要编写长短课程教学目标,以客观、具体、可测量的标准,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公正评价。3、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情,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成功感。4、参考现有之教学目标资料库与电脑软件,弥补教学资源与专业力不足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美] 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 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美] D 赫克斯.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华国栋.差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A]见:朱小蔓编.教育研究者的足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把握动态生成 精彩数学课堂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