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

时间:2022-09-03 03:21:03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

(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15-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Orientation and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SUN Yong-jun1, WU Xiu-feng2

(1.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Liaoning China;

2.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China)

Abstract:885 undergraduat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re measured.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hysical self-efficacy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sk orientation and self orient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s is remark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closest variabl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Moreover,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more influence on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 task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self-orient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自我效能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较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个体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高申春,1998)。自我效能理论与目标定向理论都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自我’、‘个人’在成就行为中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在了解人类动机的形成、方向、行为特质及发掘人的潜能和主动性等方面又具有普遍意义。运动领域的有关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使运动参与者更加集中注意于操作本身,投入更多的努力行为,并动员相关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因素以利身心水平的全面提高。两种理论都强调能力知觉对行为的影响,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面临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消化过程,考察上述两种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加深理解影响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是有意义的。我们预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相关程度是递减的;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调节变量,而自我定向则不能;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都是体育活动参与程的预测变量。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沈阳市就读的5所大学1~4年级学生,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实测案例数为921名学生,其中男性483名,占样本数54.6%;女性402名,占样本数45.4%,年龄 M=20.67岁,SD =0.76。

1.2 材料 1) 身体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经修订的《身体自我效能量表》(PSE),计分方式为Likert 6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评定为1至6分。项目中第2、4、5、6、7题为反向提问,该量表包含两个维度①身体能力知觉;②身体能力信心,身体能力知觉高分表示自我知觉的身体能力水平较高,身体能力信心高分表示拥有较高的完成运动任务的信念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为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加,两个分量表的α(Cronbach)系数分别为0.69和0.78。两个分量表的相关为 0.433( p

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测量采用自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该问卷为开放式问卷,被试需要明确回答当前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时间有多长并且预计未来三个月内每周能够连续几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等问题,共5个问题。

3) 运动中目标取向的测量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TEOSQ)(陈坚、姒刚彦修订)该问卷包含两个独立测量个体运动中目标取向差异的分问卷,分别测量个体的任务定向水平、自我定向水平。该问卷含13个测题,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非常同意”到 “非常不同意”分别评定1~5分。《任务定向问卷》的α(Cronbach)=0.76《自我定向问卷》α(Cronbach) =0.77。

1.3 测量 测量在安静的教室内进行,被试依次填写《身体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及《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实测921名学生,剃掉无效问卷36份,剩余有效问卷88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6.09%,剃掉无效问卷的标准是未按填写指导语回答问题,或违反逻辑错误等,如“每周连续20 d参加体育运动”。

1) 采用MANOVA(饱和模型)进行分析,考察的自变量为年组(高、低)与性别(男、女),各有两个水平,1、2年级为设为低年组,3、4年级设为高年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

2) 考察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

3) 以自我效能、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构建对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进行预测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使用ADF。

2 结 果

2.1 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与年级在自我、任务定向,自我效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也呈显著性水平p=0.011,表1的方差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0,年组在自我定向,任务定向上存在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分别为p=0.02和p=0.000,自我定向存在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000,表2的单因变量F检验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自我及任务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1表明,高、低年组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差异呈显著性p=0.02和p=0.000,高、低年组的自我效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性,低年组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而低年组的任务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

表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2 均数(性别)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表3 均数(年组)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2.2 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及性别、年级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变量是身体自我效能, p=0.000,其次是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所有相关系数,p >0.01,ns说明其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不密切。

表4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注:* p

2.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者以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为3个核心预测潜变量共设立3个竞争模型,图1的模型假设拟合表现最好,提出如下:

图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模型

图中椭圆代表潜变量,分别是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能力知觉、身体能力信心、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箭头方向代表因果作用方向,为显示清晰起见,各观测变量与误差项不在图中标识。

表5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的 χ2 /df 为3.792,小于5,GFI和AGFI为0.9左右,RMSEA小于0.08,综合考察上述几个指标,模型可以接受,预测假设成立。自我定向到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路径系数为-0.060,显著性水平 p =0.127,ns,说明自我定向不能预测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其它路径系数皆达到显著性水平, p

3 结论与讨论

3.1 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多元方差分析告诉我们,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呈显著性水平,并且男高于女,这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就总体而言,这也许是因为男学生对自己运动能力的信心水平相对高于女学生。但是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不同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因为通常认为男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更容易倾向于社会或环境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成功与否,因而男学生应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定向,女学生者更易采取任务定向。孙延林与Biddle等学者,曾以英格兰82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运动中个体自我定向的考察发现,男学生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女学生,差异呈显著性。针对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研究者所作的推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学生的人格倾向中增加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她们与男同学相比,同样不拒绝社会评价可以做为他们评判自身成就行为的标准,即便是在运动中,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男同学的自我定向水平正在降低,再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文化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导致个体目标取向的不同倾向。

对高、低年级的各变量差异考察,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年龄的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差异。研究发现,低年级(1、2年级)的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的得分都要高于高年级(3、4年级),并且差异呈显著性水平,这种现象难以解释,据Ewing, Robberts与Perberton(1983)对不同年龄儿童目标取向所做的考察,我们推测,随着年龄的增加,目标定向的变化或许是个体“成熟”的结果以及来自于不同社会经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年龄小的学生行为内部与外部动机水平都比较高的缘故,这种现象在本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尽管是在运动情境中,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这些研究提示我们,某些社会化的线索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目标取向的形成。身体自我效能高、低年级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暗示,大学期间的运动参与并没有对他们的运动参与意向有促进作用,以及运动能力提升的知觉水平。

3.2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对偏相关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身体自我效能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最为密切,相关程度较其它变量高,自我定向统计表现最差,相关系数最低,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暗示,在这几个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有可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影响最大。若“因果关系的研究是最高层次的研究” ,我们认为偏相关分析是一个有意义的步骤,因为它是我们判别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之一(至少在统计上),当然由于本研究并非多时段设计,统计模型上的因果关系离实际上的因果判定是有距离的。但现有数据表现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自我效能就成就行为而言,很可能是原因之一,它也可能对提升运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有最大的影响。

3.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拟合度检验表明理论模型与测量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提出的理论构想假设是基本成立的,从路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身体自我效能既可以预测自我定向也可以预测任务定向,这两个路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预测,任务定向本身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定向到参与程度的的路径系数为-0.060, p =0.127,ns,自我定向不能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效能也不能通过它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结合嵌套模型数据考察,身体自我效能预测效能最强,任务定向次之,自我定向最差。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身体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它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有最强的影响(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预测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并不能决定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采取何种动机目标取向,但是它却可以通过任务定向对参与程度发挥影响,即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中介变量,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可以预测人的动机和行为(Bandura, 1983; Schunk, 2002),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本研究基本目的之一在于探讨体育运动情境中,两理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现实表现,以及它们是否可以预测体育行为或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可以对体育教育提一点操作性建议的话,正如研究者在前言中引述的那些成果所说明的问题,高水平的身体自我效能通常意味着运动参与者会付出更高的努力与坚持性,这应当是体育工作者所期望的,因此体育工作者在体育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及具体组织形式与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应重视客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孙延林(1997)在我国初中生体育课中关于动机气氛的研究表明,任务气氛的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提示,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学习气氛是恰当的,Ames(1992)认为,初步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在行为操作环境中施以个体能够知觉到目标取向氛围能够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内部兴趣。操作取向氛围标志以竞争性或标准反馈,易诱发自我定向(Duda, 1993),反之,操作情境施以努力、自我参照氛围易诱发任务取向,Ames与Archer(1988)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个体如果知觉到了掌握氛围(mastery climate)他们会采取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相信努力导致成功,更愿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个体在运动中采取任务取向也通常意味着会采取努力归因,即便在竞争性体育运动中也会使他们有适宜的认知和情绪,我们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及创设任务氛围。Sandra等学者(2000)对自我效能对运动表现影响所作的元分析表明,自我效能与“特定任务”的相关达到0.38,这说明总体而言,自我效能对预测个体的行为而言是一个积极指标。

目标定向理论近年间也在不断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个体成就情境中的目标取向特征不断分解与深入,目标的维度也在增加(姒刚彦, 2007)。从本研究看来,考察个体的动机特征,如果能够联合自我效能考察,是有意义的。近年来由于心理测量学的快速发展,可以使我们在更为精细的水平上了解各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的,我们也期望未来能有研究应用这些新的方法手段,例如,应用HLM对效能水平与成就取向与行为表现的关系进行更具建设性的考察。无论竞技领域还是普通民众的运动参与行为,关于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可以做的深入研究是很多的,对这些运动参与理论的消化与完善能够帮助我们对影响运动参与的那些心理因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1):53-56.

[2] 高申春.论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

[3] 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4] 孙延林,C.K.John Wang, Sturt J.H.Biddle.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5] 姒刚彦,李庆珠,刘皓.对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的检验――一项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07,39(1):163-175.

[6] 张力为.哪些问题需要用结构公式模型回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3-36.

[7]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张力为,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Ames, Carole and Jennifer Archer.“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260-267.

[10] Bandura, A., & Cervone, D. Self-evaluative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goal syste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5):1017-1028.

[11] 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1997.

[12] Duda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the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318-335.

[13] Duda J L, Chi L Newton, M L Walling, et al.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5,26:40-63.

[14] Ewing, M.E., Roberts, G.C., and Pemberton, C.L.“A developmental look at children's. goal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 Paper presented at NASPSPA, 1983.

[15]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 Biddle, S.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1, 19, 711-725.

[16] Lung Hung Chen; Ying-Mei Tsai; Ying Hwa Kee, The interaction of goal orientation an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predicting athlete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Supplement, 2007,29:151-153.

[17] Martins. Hagger, Nikos Chatzisarantis and Stuart j.h.Biddle.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u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01,19:711-725.

[18] Nicholls, J. G. 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9]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2002,NJ: Prentice Hall.

[20] Sandra E Moritz; Deborah L Feltz; Kyle R Fahrbach; Diane E Mack.The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measures to sport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0,7(13):280-294.

[21] Spray, C.M. and Biddle, S.J.H.,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goals on participation in post-16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6, BASES Annual Conference 1997, York, 1998:104-105.

[22] 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91-1692.

[23] 王芳,马天龙,杨文华,等.不同情绪状态对自我效能和体能发挥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9):1204-1205.

[24]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6-188.

[25] 张璐斐,张华光,施小菊.青少年运动员的目的取向和体育道德行为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190-191.

上一篇: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下一篇: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