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科建设及学科梯队的支撑条件

时间:2022-09-03 03:00:43

试论学科建设及学科梯队的支撑条件

论文摘要:分别从与知识经济接轨的角度、从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有关问题;考虑了学科需要的三个部分支撑条件。提出了关于科技人才德才甄别的现点。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管理;学科梯队;人才

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整合,与此同时学科建设也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本文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高校学科建设中人才的作用。

1从与知识经济接轨的角度看高校学科建设

当今中国,受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思潮的影响,在本国处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相互交融的情形下,已经意识到像亚洲“四小龙”那样依靠工业社会及其生产、科研方式的“后发优势”不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主导地位,也意识到像日本那样采取“拿来主义”的实用方式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基础研究停滞不前外。还使科技的发展后劲大打折扣。只有像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德国那样依靠信息社会及其生产、科研方式的“先发优势”,才能在高技术的研发领域始终处于至尊地位,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一批与国际知识经济思维接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这种人才,高校是合适的温床。人才将从教师和学生中产生。关键是教师。正所谓人为本,师为先。

要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培育其创新意识。开展科研活动是最佳的方式。学科建设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组织、有目标、有保障和有竞争的各种条件。在当今科技发达的工业与信息社会。单一的作坊式的科研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科研项目要求多知识体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软硬结合和信息通畅的局面。只有组建学科梯队。才能达到目的。

2从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分析看高校学科建设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已经普遍意识到高校之间的竞争,人才是关键,纷纷出台了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吸引人才的条件。而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成果——人才流动环境的逐渐宽松,使得高学历、高职称且拥有成果的优秀人才流向国外发达国家、流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向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高校、流向经济效益高且较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一时间,人才流动(失)成为时尚,也为许多地区和高校带来了不稳定的新因素。特别是伴随着高校合并浪潮,一些不发达地区和普通高校(专科学校)倍感师资流失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的重大影响和压力。

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现在高校的领导已经认识到,高校要改革、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确保一支高水平、高学历的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只有依靠学科梯队来凝聚。因此,与其说高校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学科之间的竞争。

一个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其本质是各个学科梯队的稳定和发展。一个学科要站稳脚跟。要滚动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在职称、学历、年龄和知识结构方面优化的学科梯队,而有了这样一支学科梯队,就能在国内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所研究的领域逐步处于领先水平。

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从我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角度认识。开展学科建设。保护、鼓励和发展一支高水平、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也就是保护了最积极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需要,也就代表了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

3从分析高校学科建设的可能性看高校学科建设

目前,高校大力开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其可能性是怎样的呢?

就不同水平的高校来看,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长期以来一直是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来看待,其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研究型和科研型的大学。因此,在管理措施、建设思路、梯队建设、科研要求、人才培养和学科条件等方面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可谓轻车熟路,水到渠成。而对于基础薄弱的一般高校而言,长期定位于教学型为主的惯性,使得学校在管理层和教师中不能很快适应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发展的运作模式,需要通过开展转型教育使教职工认清形势,转变思想。同时,在学科建设中,如何在管理、责任、奖励和条件等方面尽快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本校情况的政策,这是能否顺利开展学科建设的关键。

就时间历程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解放后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的“”后的强化建设,在招生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教学设备、校园校舍、师资力量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基础。重点院校有众多学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一般院校也或多或少有数个特色学科可以与重点院校抗衡。而今后5一l0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黄金时期,高校学科间的竞争与发展将成为高校建设的主题曲。竞争才能发展,发展需要竞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和社会氛围。就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西部大开发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知识型建设者,加入WTO后需要大批与国际接轨的短线专业的外向型人才,国内民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市场继续升温,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令我国高教事业日益国际化。这能吸引着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从而为建立和发展学科梯队提供了客观的需求与来源保障,同时也为推动建立优胜劣汰的学科梯队滚动机制奠定了基础。

4学科梯队的支撑条件

学科梯队应由在学历、职称、年龄和知识四个方面结构优化并形成梯队的人员组成。为了有利于学科梯队的建设,需要为其配置相应的支撑条件。

尊重人才,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按照学校学科建设既定的发展规划,帮助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是配置支撑条件最基本的原则。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还是为国效力,他们取得的成果、发表的论著、获得的奖项,难道不是冠以中国某个大学及其院系乃至学科的名称吗?说到底还是国家和学校的财富,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结晶。开展学科建设促使学科发展,就要为人才配置各种支撑条件,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从西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清晰地给出学科建设中该为人才们配置哪些支撑条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仅就人类种种需要的生理、心理机制来分析,它们可以普遍地被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随着人类心理的发展以及低层次需要的相对满足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和进化。当达到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时,个人价值在社会现实中充分实现,个人所有的潜能与优势都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配置的学科支撑条件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生存条件,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在当今发达社会及其物质条件下,学科骨干们还会在住房简陋、收入低下、配偶分居、子女受教育困难、生活没有安全感、无政治地位的环境里能够安心搞科研和教学。目前,许多高校相继实行的校内津贴、改善住房条件、创造宽松的人际氛围,解决配偶子女问题等都是对应于这一部分的支撑条件。

二是发展条件,含社会交往和相互尊重两个方面,这是人才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知识分子的特点和搞科技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学科建设不是群众性大范围的普遍活动,需要一批学科建设人员默默地长期工作,同时又要通过他们联系和带动全体教职工,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在基础薄弱的一般院校,这一活动要得到全体人员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经过一个时间段的思想转变过程。难以想象,当学科建设活动不为周围同行所接纳、不为领导所支持、不为群众所理解时,这一活动还能够维持下去。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校报、广播电视和各种会议等媒体形式大力宣传学科建设和学科梯队,将学科建设工作提高到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大氛围,使学科建设工作受人羡慕,学科带头人及其骨干受人尊敬,为优势学科在梯队师资培养、科研经费倾斜、科研设备购置、研究生招生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实质性的资源配备,避免普降甘露和蜻蜒点水式的资源分配模式。

三是提高条件,即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及其骨干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相关条件。这批人是高校建设的中坚力量,代表并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当他们个人所有的潜能与优势都被发扬得淋漓尽致之际,也就是其具有的生产力完全转化推动科技“雪球”向前滚动之时。高校改革要确保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和年轻化的师资队伍,就是要确保并稳定这一批人。用人所长,安排其到合适的管理领导岗位或学术领导岗位,从而更有利于学科资源的配置和学科宏观管理以及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对于这批人中的一部分人所带的个人小节问题,要通过组织的帮助关怀教育和实践的磨炼予以逐步改正,切不可因小失大。

5关于科技人才德才的甄别

重视、重用和爱惜科技人才的前提是其人真正为才,这样才会形成层面性的正面效应。否则引进的“人才”不能与既有的学科梯队有机融合,还会在梯队内引入内耗。对于如何甄别“人才”的问题,笔者认为,科技人才的价值测度分布于德和绩两域。有德无才形同庸人,有才无德形同小人,庸人成不了事,小人则会坏事。我们应当在德、绩两域同时考察科技人才的水准。

“绩”的考察容易显然化。其人的学历、职称、主持的课题数量和级别、获奖的数量和级别、发表论著的数量和级别、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数量、在国家和部省的学术机构中担任职务的情况、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情况、科研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等等,都是绩的具体表现。

“德”的考察不易显然化。,可以考虑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考察:①通过言谈举止考察其人的思想品质。②通过短时使用考察其人的团队精神。③考察其人的科研历史记录,以稳定期的长短判断其人的合作能力。④考察其人的成果署名情况,判断其人的学科组织能力。⑤到原工作单位外调,掌握其人第一手的“德”的资料。⑥根据引入人才时其人对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两方面要求的差异,判断其人的思想动机。

上一篇:公证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和谐构筑 下一篇:试析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