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中进行直观―启发式教学

时间:2022-09-03 02:45:19

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中进行直观―启发式教学

摘 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内容抽象等特点。该学科有很深的理论知识背景,实践性也非常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且和其他很多学科关联密切,对于老师来讲,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实属不易。本文探讨在理论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对加工方法和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 直观―启发式教学 教学质量 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时,学生常常会问老师:“你这样讲比较抽象,没有实物或图形,我们听着很枯燥、乏味,完全想象不出来。”其实,学生说得很对,这门课程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是听不懂的,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不可能每一种加工方法都配以图形或实物,我们只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挂图、实物、模型和加工视频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谈谈直观―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使用挂图

对于讲解单刃刀具――车刀的几何角度一节,不管你的徒手作图能力有多强,也不会把精力全部放在画图上。那么使用挂图就成为我们节省画图时间最有效的途径。刀具的几何角度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机械知识,如果用车间里真实的刀具展示,刀具尺寸太小,在课堂上不容易看明白说清楚,如果要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如何把这种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且让他们理解,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采用挂图讲解,老师可以先给出三面两刃一尖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并在挂图上指出,这样既可以节省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机械零件的认识。

二、使用实物、模型

实物,是最形象的直观教具。利用实物和模型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各种实物或教具模型,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外部轮廓及内在联系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车刀几何形状时,老师可以用木头制成稍大些的刀具模型,而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把实物车刀。当老师讲解完三面两刃一尖和角度后,可以试着去让学生找到所讲内容,最后再给他们一一演示。又如,在讲解冲压分离工序中的冲孔时,可用硬纸板做出模型演示给学生看,施加压力后,板料分成两部分,告知学生带孔的板料是制件,而经凸模冲落下去的不带孔的板料是废料。如果学生还没理解,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操作,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实物和模型演示法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并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以视频进行辅助教学

机械制造工艺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只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利用多媒体、视频等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例如,在讲解车床常用附件时,针对固定顶尖和回转顶尖,采用多媒体课件配以视频,在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后,为了考察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固定顶尖和回转顶尖外观上的区别,二是固定顶尖和回转顶尖与工件的运动,三是为什么固定顶尖适用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低速的细长轴工件,回转顶尖适用于高速而加工精度要求较低的工件。

问题提出后,学生以5~8人为一组进行10分钟的讨论,10分钟后,每组推荐一人进行回答,依次轮换。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自信心。这样就达到了现在中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将实物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既有课件、视频又有实物,方便学生直观地找寻问题答案。

总之,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具体,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又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这种直观-启发式教学虽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为了更好地开展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对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技巧